第05版:健康许昌

2021年许昌市胸痛中心联盟暨许昌市胸痛中心质控中心工作推进会召开

加快胸痛救治单元建设 “救心”走向区域协同

□本报记者 张炜华

心血管病严重危害国民生命健康。胸痛中心的建立能够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提高胸痛患者的存活率,减少死亡率。胸痛救治单元是将胸痛救治工作延伸到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使胸痛患者早诊断、早识别工作下沉前移,实现在最短时间内将区域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胸痛患者救治成功率。

5月19日,2021年许昌市胸痛中心联盟暨许昌市胸痛中心质控中心工作推进会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召开。来自国内的多名专家齐聚一堂,共话胸痛救治单元建设。

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中国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兼质控中心主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心内科主任方唯一教授,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办公室主任姬娜,河南省胸痛中心联盟主席、河南省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高传玉,许昌市卫健委副主任慕小燕,许昌市中心医院院长、许昌市胸痛中心联盟主席牛锋,以及其他医疗机构主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离不开地市级胸痛中心联盟和地方卫健委的支持。

地市级胸痛中心联盟的成立是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地市级胸痛中心联盟是省级胸痛中心联盟传达和执行全国胸痛中心联盟精神、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是三级急救网络体系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引领着整个地区的胸痛中心向前发展。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胸痛中心质量常态化控制、区域性大数据中心管理和智能化建设等重要工作,都将由地市级胸痛中心联盟来承担和落实。

许昌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是我市第一家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总部认证的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先后与6家基层医院及120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快速的联络及转诊机制,实现了院前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连接。从2017年3月份至今,该院胸痛中心共收治胸痛患者6865例,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349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195例、主动脉夹层203例、非心源性胸痛939例,共完成急诊PCI (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305例。经救护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急救现场或救护车远程传输心电图至胸痛中心的比例为94.97%,D-to-B时间(从患者被送到医院到球囊扩张血管再疏通时间)为68分钟,各项指标均完全符合国家胸痛中心建设的要求,得到国家胸痛中心总部高度认可,在我市积极发挥了胸痛中心建设的引领作用。

2018年11月,该院受市卫健委委托,牵头成立许昌市胸痛中心联盟及许昌市胸痛中心质控中心,并定期组织许昌市相关心血管内科质控专家对许昌市16家医院胸痛中心建设进行督导考核、总结反馈、督促落实整改,加快了我市胸痛中心建设。截至目前,我市3家单位通过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2家单位通过基层版胸痛中心认证。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胸痛中心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更加突出。比较典型的是,因为大部分胸痛中心体系仍局限在医疗机构,没有形成良好的联动局面,阻碍了急性心梗协同救治水平的提升;急性心梗救治的黄金时间是120分钟,而有数据显示,急性心梗患者从发病到进入医院,全国平均时间是308分钟;而且绝大多数患者是自行到医院,没有通过120急救转运,也没有通过医疗机构进行转运。

更早发现、转运胸痛患者,缩短从发病到再灌注的时间,破题之策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救治水平,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于是,胸痛救治单元应运而生。规范化的胸痛救治单元建设能将胸痛救治覆盖至“最后一公里”,能让患者尽快到达有救治能力的医疗单位,能让有能力的医疗单位更接近患者。这些对于提高心梗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

牛锋表示,许昌市中心医院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许昌市二、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胸痛中心及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提高许昌市胸痛协同救治能力,共同担负起许昌市胸痛患者的救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