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经济

“全国百强县”的电力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苏杭 通讯员 刘楠楠

千年古县,革命老区,长葛的百年征程承载了波澜壮阔的红色印记。从艰苦奋斗创伟业、改革开放铸辉煌到全面小康新飞跃,长葛市供电公司广大干部员工传承革命精神,接力拼搏奋斗,在“赋能葛邑发展,电靓美好生活”的征途中奋勇向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长葛的电力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1953年,长葛县电灯照明公司成立,电力工业开始萌芽,35千瓦柴油发电机正式运转发电。夜幕降临,千余盏灯泡一齐点亮,县城街头和县直机关大院一片明亮,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庆贺长葛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电。1960年5月1日,地方国营企业长葛县1500千瓦火力发电厂建成发电,长葛有了可靠的电源。

曾任职基层供电所所长、农电科科长、安监科科长,有着61年党龄、今年81岁的高忠岭目睹了长葛电网的发展。1966年11月,长葛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许长线路和第一座变电站长葛35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1970年年底,长葛在河南省黄河以南地区率先实现了全县社社通电,并在各人民公社建立了电管站。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长葛奔马、森源电气、众品实业等全国知名工业企业在长葛落地,与快速发展的地方经济同步,长葛电网建设也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许贺、城古、贺城、许古35千伏线路相继竣工;1988年年底,薛黄110千伏线路工程和110千伏黄庄变电站,在217人323天的艰苦奋战下,自主设计安装完成投运。其中32名党员同志带头,吃住在工地,通宵达旦地开会、画图纸、探讨施工方案……

不仅工业强,长葛还是产粮大县。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原大地农村家家户户争相用电,黑白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迅速普及。当时,长葛耕地电灌面积达89%,麦收电脱粒普及率在95%以上,乡村企业、家庭副业用电迅猛增加。至1990年年底,长葛357个行政村、755个自然村全部用上了电。1994年,长葛供电量首次突破2亿千瓦时大关。1995年,长葛率先建成全省黄河以南地区第一个农村电气化县(市),被誉为“豫南一枝花”。

1998年年初,为了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国家进行农村及城市电力网的建设与改造,最终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2003年年底,长葛两期“两改一同价”工程全面完工。进入21世纪以来,长葛秉持“工业立市”“工业优先”的发展理念,在超硬材料、冷链服务、电气制造等领域杀出了一条生路,奠定了长葛“全国工业百强县”的地位,规划建设了长葛市产业集聚区、大周产业集聚区、1个特色商业区和8个特色专业园区等,各类企业3500余家。

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长葛市供电公司实施新一轮农村电气化工程。2007年,长葛成功创建全省第一个新农村电气化县(市),长葛市供电公司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2007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到2010年10月,长葛市供电公司建设改造10千伏及以下农村低压线路294.61千米、下户线167.47千米,更换安装电能表计量箱59660个、电能表84090块。长葛349个行政村实现电气化,在河南也属首个。

“十二五”末,长葛市形成了10千伏电网“手拉手”环路供电或双电源供电结构。经过电网改造,该市极大缓解了用电“卡脖子”现象,供电能力大幅度提升。

“十三五”期间,长葛市新建110千伏变电站3座,扩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7座,新增主变容量51.6万千伏安。2020年年底,全市共有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14座、35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线路35条,总长度233.7831千米;35千伏线路14条,总长度85.1913千米。长葛供电区域高压电网已经形成以220千伏变电站为受电电源点、110千伏为主干网架的网络结构。长葛市供电公司全年售电量37.34亿千瓦时,全省县级供电企业排名第一。

穿越时空,百年党史的红色力量在传承。从20世纪70年代初中共长葛县电业局党支部委员会成立,基层支部由1个发展到现在的38个,党员由30余人发展到413人……历经沧桑,长葛电网的发展集聚了几代共产党员的拼搏与奉献。

如今,长葛已经形成城乡电网建设同一标准、城乡故障抢修同一时限、城乡抄表收费同一平台、城乡用电报装同一通道的供电服务新局面,“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深入人心。曾经贫瘠落后的中原小城已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展望“十四五”,长葛市供电公司计划新建变电站7座,新增主变7台,新增变电容量36.3万千伏安;扩建变电站3座、主变3台,新增主变容量15万千伏安。该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将持续提升供电服务能力,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