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两链”融合 链链生辉

——二论贯彻落实全市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对于以制造业为最大家底的许昌来说,无疑更为关键。

为什么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从某种程度上说,产业的提升过程,就是产业链上各环节持续创新的过程,就是把创新落到产业发展的过程。要想用创新推动产业迈上价值链中高端,突破口就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长葛四达电力公司正是因为与邱爱慈院士团队深度合作,攻克了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技术难关,才让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四达公司实现营收9500万元、税收1300万元。黄河旋风公司正是积极探索晶硅片切割新兴技术,研发出金刚石线锯产业化生产线,才推动了产品向高端迈进……这些都是依靠创新提升产业链的例证。

为什么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我们搞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产业落地、增加就业、增加税收,是为了提升许昌未来发展可持续力、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必须全面部署、坚定推进。

魏都区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建设阻燃材料研发、检测实验室,带动了8个阻燃产业成果转化项目成功落地。襄城县与上海交大合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与北邮合作、长葛引进4名千人计划人才,都带动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产业项目落地。

如何理解产业链、创新链相互交织的关系?落实到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就是要避免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两张皮”、各自为战,避免一面是企业亟待创新加持、推出优质成果,一面却是科技成果“高悬于墙”或锁在“保险柜”里;就是要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深度融合、相映生辉,真正实现以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让产业“链接”创新。我们要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对制造业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在“卡脖子”的地方重点部署技术攻关,在优势领域不断推陈出新,使创新链高效服务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编辑能力和竞争水平,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涅槃升级。

让创新“落地”产业。当前,各类前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我们培育新业态提供了重大机遇。我们要瞄准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等源头创新来布局产业链,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吸引一批已结题、未转化的重大项目在我市开展延展性研究和产业化应用,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展品柜”“保险柜”走向“货架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发展征程没有坦途,创新之路尤为艰辛。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互为支撑、相促共进,推动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创新热潮,才能让许昌引以为傲的制造业迈上价值链的中高端,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