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在位于襄城县产业集聚区的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煤隆基)明亮洁净的标准化厂房内,身着统一服装的员工在生产线旁有条不紊地制作单晶硅电池片,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目前,平煤隆基一期拥有15条单晶硅电池片生产线,年产能3.3GW;去年8月,二期项目12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年产能4.3GW。”平煤隆基相关负责人说,投产4年来,平煤隆基已发展成为总资产超20亿元,拥有1家全资子公司、5个科研平台,业内技术领先、竞争实力强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翻看平煤隆基的“履历”,一组数字引人注目:8个月建成投产,投产当年即盈利;3年内完成从常规PERC单晶硅电池片到大尺寸PERC+SE超高效高功率单晶硅电池片的10余次重大技术升级改造,成功抵御2018年“531光伏新政”冲击并实现逆势发展;光电转换效率从投产之初的19.8%提升至23.3%以上,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作为大规模涉足光伏行业的先行军,平煤隆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由借智引力到创智蓄力的技术创新发展道路。
成立伊始,平煤隆基就坚持把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作为重要战略。“我们按照高新技术企业标准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自成立至今,已累计投入技改费用近3亿元。”平煤隆基技术部总监彭平表示,此外,平煤隆基还与中科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建立合作关系,陆续成立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平煤隆基合作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成为我省在单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改领域的“排头兵”。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平煤隆基不断以技术进步带动工艺升级和效益提升,依托各类创新平台,围绕关键环节进行科研攻关。截至目前,平煤隆基已累计申报54件专利,技术水平实现从零到领先、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飞跃。
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基。平煤隆基不仅用制度打通技术序列上升通道,为人才搭建成长阶梯,而且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打造了一支由24名高级工程师、75名工程师、103名助理工程师、284名技术员组成的技术人才梯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由最初的百余人壮大至近500人。此外,该公司还重奖自主科技创新成果,激发员工创造潜能,形成了人人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构建以‘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为主导、以新型光伏材料为支撑的光伏全产业链,努力发展成为年收入超300亿元、利税超25亿元的新型高科技企业,推动企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发展。”平煤隆基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