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再次取得突破,本科过线人数达到359人,超出往年132人,增长率达58%。在此之前,该校已连续三年荣获“市长教育质量奖”,并先后获得“国家级校园足球学校”“国家级舞蹈传统项目学校”“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校”“国家首批规范化汉字书写先进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学校” “许昌市文明单位”“许昌市文明校园(标兵)” “许昌市素质教育示范校”等诸多国家级、省市级荣誉称号。
作为一所拥有60余年历史的老牌高中,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何以常葆生机与活力,首开许昌市艺术特色高中教育之先河,成为我市艺术特色教育的一面旗帜?“我们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首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实现特色发展。”该校党委书记何军卿给出了答案。
建党百年,“红船精神”指引着教育工作者奋勇向前、乘风破浪。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秉承 “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出发点,以“品牌升级、管理规范、质量提升”为中心,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带动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实现了党建、教育教学工作的双丰收。
聚合力 强组织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特色发展
中共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党委现有4个支部,102名党员,在职党员77名,退休党员25名。“只有党建抓得实,团队才有战斗力。”市三高党委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把党的组织建设置于首要环节,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引领全体师生同心向党,砥砺奋进,对全校的各项教育教学事务进行深化改革,强化艺术课程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力求把三高打造成教育优质、科研领先、管理科学、特色鲜明、质量卓越的“省内一流,国内著名的高水平艺术特色高中”,在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征途上扬帆起航。
教育初心不改,使命铸就未来。近年来,市三高党委在许昌市委、许昌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党组和市教育局直属机关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强党建、高质发展、综合改革、坚守底线”的总体思路,创新引领,聚焦“三个坚持”,紧抓组织建设不放松。
坚持政治理论学习。该校党委严格落实理论学习制度,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夯实政治基础。
坚持落实党建责任。该校党委始终把抓好党的建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强化对党建工作的安排及工作指导,真正形成了党支部书记亲自抓,支部委员配合抓,党务工作人员具体干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坚持民主集中制。该校坚持执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力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不断完善党总支会议议事规程,坚持重大问题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分包年级,到教学一线听课、与师生交流、组织和参加科研,深入教研组访谈,努力探索和掌握高中教育的办学规律,厘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转变工作方式。
夯基础 拓外延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名党员就是一颗明星,一个总支就是一把火炬。”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党建工作的基础,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丰富党建工作的内涵,拓展党建工作的外延,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特色教育优质发展。
为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推动发展的资源,把组织的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优势,把组织的活力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活力,该校党委坚持先行先试、典型引路,形成三种“力”,着力建设政治忠诚、组织过硬、务实清廉、争先出彩的基层党支部。
一是把支部建在年级上,强化党组织中心引领力。该校将党支部建立在年级上,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党群联系制度化、及时化,使一线党员教师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坚持党支部建设四化标准,凝聚组织向心力。该校党委按照党支部“四化”建设的要求,建成四个党员活动室,两条党建文化红色长廊。党组织阵地建设的标准更加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党组织和党员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同时,根据支部建在年级上的工作实际,该校党员活动室也是教师的活动室,通过“一室两用”,使党建阵地教育由内向外延伸、由相对封闭转向对外开放、由党员干部扩展到普通群众,润物无声地浸润每一名教职工,引领全体党员和广大教师迈步新征程、担当新使命、作出新贡献,以党建的高质量推动教育教学发展的高质量。
三是学习教育主题化,提升组织吸引力。该校党委严肃组织生活,狠抓支部运行规范。各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的基本制度,开展主题鲜明的学习教育活动,提升组织建设吸引力。各支部通过学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的感人事迹,引导党员干部在英雄模范人物身上传承赤心向党、矢志报国、为民造福的红色基因;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先后在党史馆、党建公园教育基地、杨根思旅史馆组织现场学习,跟进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征文等活动,激发党员教师传承优秀品质、弘扬光荣传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争先创优的干事创业环境。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该校党委精心谋划、密切部署,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相结合,开展“听说读写唱”特色党史学习教育,打造“1+N”党史学习模式,在全校掀起沉浸式党史学习热潮。
强师能 铸师魂 紧抓党员示范引领不放松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该校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突出发挥党员在教师群体中的引领作用,成为学校主力军。
一是争当师德标兵,创建“党员联系点”。该校各支部组织本年级党员,建立班级联系点,开展党员教师分包制:每一位党员教师联系一个班级、分包学科后进生。党员教师“蹲下身子”,与学生交心、谈心,了解学生需求,沟通学生心灵,建立亲情般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校园中感受到温馨、温情和温暖,确保后进生在学习、品行上有明显进步,建立明确目标。
二是争当教学标兵,上好“党员示范课”。学校通过构建高效课堂和无声自习的途径来实施课堂改革,要求党员教师带头上好示范课、创新课和观摩课。在“党员示范课”创建活动中,高级职称党员教师率先磨课、赛课,他们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教学态度、合作的工作作风影响年轻教师,为年轻教师“充电”“造血”。党员教师在教学技能大赛中大显身手,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三是争当科研标兵,站好“党员先锋岗”。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各支部党员专研教学业务,教学论文发表和评比等方面起到引领、导向、激励作用,成绩突出。近年来,该校共有20位党员教师受省、市级先进个人表彰,多位党员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评比中获奖,25位党员教师当选省、市骨干教师,1名党员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起到激励引导、典型辐射作用。
四是争当“筑梦者”,搭建“家校新桥梁”。党员教师主动担当学生成就梦想的“筑梦者”,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圆学生梦想;主动担当和谐家校关系的缔造者,带头开展家访活动,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让优质家庭教育成为推进德育工作的新动力。
该校强师能,铸师魂,致力于打造一支勇于担当、敢打硬仗、善打胜仗、团结高效的党员教师队伍,一支具有大爱、奉献、专业、管理、竞争、合作、教学反思意识的、有团队精神的党员教师队伍,一支充满活力、希望、健康、成就感的党员教师队伍。
重引领 促融合 “党建+”模式助推教育发展
该校党委坚持先行先试、典型引路,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以党建与业务融合为主线,把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过程作为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的过程,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深化发展内涵,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强化特色教育成果。
“党建+教学”,注入质量提升新动力。该校党委找准党建与教学的结合点,建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向课堂教学扎根,强化党组织的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和教学引领,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与教学同频共振、融合发展模式,教学质量比上学年大幅度攀升。
“党建+教研”,点燃内涵发展新引擎。该校党委把优化支部设置作为切入点,把党组织建到教研组,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员优化教研意识,带头开展课题研究、“青蓝”互助、结对帮带等活动,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提升基层党建活力,引领青年教师主动发展,点燃特色教育内涵发展新引擎。
“党建+安全”,筑牢学生成长防护墙。该校创新安全工作思路,让安全管理借力党建工作平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党员安全服务队,大力开展各种安全主题教育,拓展安全教育载体,推动党建工作与安全管理有机融合,形成“大安全”工作格局,筑牢学生成长防护墙。
弘文化 传基因 立德树人担使命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德树人!”
多年的德育工作中,该校把中学生健全人格养成和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以“党建”为抓手,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注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
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 该校党委带领教务科、政教科、团委等处室牢牢抓好高中生“拔节孕穗期”,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扣好“第一粒扣子”。
学校配强配齐思政教师队伍,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组建了一支以思政老师、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建设队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将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时事政治带进学生的头脑,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孩子成长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同时,该校大力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一是大力营造“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氛围。二是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天天读党史”活动,打造红色课堂。三是倡导师生阅读红色经典。四是开展“红色歌曲进课堂,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五是开展“红色文化之旅”社会实践活动。该校充分利用许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将烈士陵园、杨根思部队旅史馆和党建公园作为学校红色教育基地,每年带领师生参观学习并举行祭英烈活动,使红色文化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全方位浸润红色文化。
该校每个角落都是文化和教育的载体,每个班级都透露出独有的文化气息。通过建设主题鲜明的党建文化长廊,把党建知识巧妙结合,将浓厚新时代特色尽显于图文之中,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灵活多样,让党旗时刻飘扬、党徽时刻闪耀、党章时刻铭记,让广大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增长知识,修养党性,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支持、深化党建工作;通过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让廉洁之花开遍校园;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青年志愿者的推广,让校园文化“动”起来。“立德树人、自强不息”的核心校园文化成为熏陶和激励教师乐业敬业、学生健康成长的强大正能量。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山高路阻,更须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不忘初心铸辉煌。何军卿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机遇挑战,该校党委将带领全体党员紧密团结,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以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废寝忘食的工作干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特色教育,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赓续奋进。
本版图片由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