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推进村卫生室产权公有化 兜牢卫生健康事业“网底”

本报记者 马晓非 通讯员 李航 尚怡真

全力守护群众健康

义诊活动送健康

加强乡镇卫生院硬件建设

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史晶 摄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连接着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最后一公里’,是卫生健康事业的‘网底’,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网底’一旦不牢,不仅整个卫生健康事业失去支撑,人民群众的健康也得不到保障。

怀揣着希望和梦想,在守护群众健康的道路上,长葛市破冰前行。

近年来,长葛市卫健委把卫生健康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不动摇,以开展村级卫生室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提升镇、村两级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兜牢卫生健康事业‘网底’。

群众健康服务更加全面,群众健康获得感逐年增强。一幅动人的健康画卷,正在葛天大地徐徐展开。

产权公有 吃下“定心丸”

公有产权卫生室,承载着“小病不出村”的健康梦,是推进分级诊疗、保障村民享有基本医疗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平台。

长葛市委、市政府把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作为卫生健康行业的民生工程来抓。按照公有产权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要求,村卫生室建成后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实现村级卫生室全部公有化。

长葛市共有乡镇卫生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村卫生室401家。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历时一年多的不懈努力,长葛市完成所有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所有村卫生室均实现了产权公有化。

至此,长葛市在许昌市范围内率先实现所有村卫生室产权公有化,并确保每个行政村有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以县级医疗单位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村卫生室规划设计与村实际相结合,要做到内部设计结构合理、方便实用,要达到省定“六室分离”标准:设有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免疫规划室、药房、健康教育室。

除此之外,村卫生室还规定有面积标准。行政村人口在500人以下的,要以与邻村联建共享的方式建设;行政村人口在1500人以下的,村卫生室占地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行政村人口在1500人以上和3000人以上的,村卫生室面积分别不少于300平方米、35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分别不少于100平方米、120平方米。

在推进过程中,长葛市因地制宜,实行“一村一策”,通过新建、改扩建、调剂、回购等4种方式实施。对“空白村”、“居家行医”、原地址不合理的村卫生室,重新选址新建;对权属性质符合标准、业务用房不达标的予以改扩建;对有村集体闲置房屋、房屋面积能够达到“六室分离”标准的,予以调剂;对于权属性质符合标准、房屋为个人投资建设,规模较小的村卫生室,予以回购;对于权属性质符合标准,房屋为个人投资建设、规模较大的村卫生室,根据实际情况解决。

改善硬件 送去“及时雨”

医疗设备老化、设备配置不达标等问题,一直都是镇、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短板和弱项。为进一步推进镇、村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长葛市认真研究政策,谋划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弥补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短板,为其送去了“及时雨”。

经过努力,长葛市11家乡镇卫生院建成高标准发热门诊7家、哨点诊室4家。在此基础上,长葛市还先后投入资金521万元,进一步改善硬件设施,使村卫生室能够更好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服务,提高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

如今,“功能全、环境优”的村卫生室已经在长葛市形成。走进长葛市的村卫生室你会发现,这里窗明几净、宽阔敞亮,器械摆放规整有序,按照统一标准布置了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免疫规划室、药房、健康教育室等,各类常见药物种类齐全,基本医疗设备摆放整齐,可以满足基层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就诊用药需求。

提升软件 注入“强心剂”

人才是第一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人才是关键。除了建设一批“功能全、环境优”的村卫生室外,长葛市卫健委还提升村卫生室的软实力,努力打造一支“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医生队伍。长葛市按照每个村卫生室至少要有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每名乡村医生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为所有村卫生室储备了村医。

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队伍素质,长葛市卫健委狠抓队伍建设。强化日常培训。2020年7月、11月,由长葛市卫健委牵头,分两次对村医开展基本公共卫生业务知识培训,共培训全科医师1人、骨干乡村医生12人、临床医师4人、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24人、社区技术人员19人。各乡镇卫生院还坚持通过每月召开例会,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村医开展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乡村医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水平,以及健康管理、康复、公共卫生等服务水平。

落实补助资金。长葛市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季度对村医应该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一次绩效考核,对完成工作任务的村医足额落实补助资金,对没有完成工作任务或完成工作任务质量不高的村医,根据考核结果扣减部分补助资金,扣减的补助资金奖励给完成工作任务质量高的村医。同时,自2012年开始,长葛市还对年满65周岁、自愿提出申请、不再从事医疗卫生服务且符合退休条件的村医,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落实生活补助。2020年,长葛市共为399名符合条件的村医落实补助资金143.64万元。

加强工作督导。长葛市卫健委抽调有关专家组成督导考核团队,采取季督导、半年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对照标准,逐项考核打分,当场反馈督导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并依据督导考核结果,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在2020年长葛市卫生健康工作会上,长葛市卫健委对表现优秀的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进行表彰,大大激发了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优化布局 架起“健康桥”

前进没有止境,发展未有穷期。为群众健康服务,永远在路上。在推进村卫生室产权公有化,兜牢卫生健康事业“网底”的同时,长葛市卫健委不断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为群众架起了“健康桥”。

结合长葛市医疗卫生资源现状,在县(市)级层面,优化三家公立医院布局,加快推进长葛市人民医院、长葛市中医院、长葛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工作;在乡镇级层面,整体搬迁老城镇、古桥镇、石象镇、坡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南席镇、董村镇、石固镇、增福镇、佛耳湖镇卫生院,按照二级医院标准改扩建后河镇、大周镇卫生院,在长葛市中医院原址恢复和尚桥镇卫生院。在村级层面,长葛市持续深化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长葛市还将依托长葛市人民医院,建设长葛市医养中心;依托长葛市妇幼健康院新院区,建设长葛市托育中心,构建覆盖县(市)、镇、村三级,健全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将长葛市人民医院搬迁至新区分院,长葛市中医院搬迁至原长葛市人民医院,长葛市妇幼保健院搬迁至原长葛大酒店。

同时,长葛市卫健委持续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医疗质量检查督查活动,强化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加强业务培训及医疗安全教育;持续开展“百医包百村”行动,选派6家县级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共44名医生,对12个村进行技术帮扶;积极推动中医药发展工作,5家乡镇卫生院全面完成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促进长葛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没有脚踏实地的奋斗,就没有欣欣向荣的事业。长葛市卫生健康工作取得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长葛卫健人”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回望走过的路,感慨万千;点亮前行的灯,豪情满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葛市卫健委将继续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长葛市卫生健康事业更加出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