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天实现从无到有,黄河鲲鹏生产基地项目刷新了“许昌速度”,也刷新了全省实体企业落地纪录。2019年11月,省政府与华为开启战略合作大幕,并将华为鲲鹏生产基地设在许昌。时年38岁的郑文青勇挑重担,带领团队经过短短一年多的打拼,使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信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嬗变,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今年,郑文青被省总工会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黄河信产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基于国产处理器的服务器及PC。当时,国内已涌现出华为、联想、同方、中国软件、中国长城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仅华为鲲鹏合作伙伴企业就有12家之多。“很多地方在争取鲲鹏项目。我们想要脱颖而出,只有靠机制创新,只有靠不停地往前跑。”郑文青说。
2019年11月2日,省委、省政府明确将黄河鲲鹏项目的生产制造基地落户许昌。省、市两级政府为了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成立了专班进行指导。郑文青作为黄河信产董事长,带领团队从车间选址到生产线建设、人才招聘,快速完成各项工作,仅用58天就建成首批年产7.5万台服务器、4.8万台PC生产线,在华为鲲鹏合作伙伴企业中率先实现产品下线;用35天建成第二批年产30万台服务器、70万台PC生产线;用30天建成年产25万片主板生产线。
为了迅速建立研发基地,郑文青带领团队先后几十次前往深圳、北京、西安、武汉等地考察,最后在深圳建立了研发中心。“最困难的部分,是服务器主板的研发。凭借灵活的机制和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我们2020年6月就顺利研制出自己的服务器主板。”郑文青说,这相当于用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其他企业3年的工作。黄河信产成立一年内通过质量管理等11项体系认证,通过CCC、节能、ROHS、能效、中国环境标志等5项产品认证,搭上了国产自主可控的快车,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逾3亿元。
黄河信产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灵活的机制。郑文青带领黄河信产在体制上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的活力和优势——在模式上创新,提出“绑定华为、开放合作、多元发展”的工作策略,经多次协商,使华为允许离职、退休人才到黄河信产工作;在用人上创新,打破国有控股企业的薪酬和人事藩篱,面向社会高薪招聘专业人才,在深圳、郑州建立研发中心,借助“外脑”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引进25名高端人才,均来自华为、浪潮、联想、甲骨文等知名企业;研发团队达80人,占员工总数的近23%,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郑文青的带领下,黄河信产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着力技术创新,建立河南省黄河自主可控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投入研发经费不少于年销售收入的5%,每年不低于1500万元。该公司围绕市场需求加大产品开发力度,相继推出基于鲲鹏、飞腾、龙芯等处理器的“Huanghe”PC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通过华为研发体系认证,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成为华为鲲鹏合作伙伴企业中唯一的制造标杆企业。
黄河信产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政务、运营商、金融、能源等重点领域,在国家自主可控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黄河飞天云项目成功将河南健康码系统迁至云上运行,是全国唯一成功完成X86架构到Arm架构迁移的项目;基于黄河服务器的分布式储存集群解决方案在四川雅安川西大数据中心试运行,实现产品在省外布局;“Huanghe”品牌入围2020年至2021年中国联通通用服务器集中采购项目;黄河服务器入围2021年国家税务总局信息化产品协议服务器项目。
截至目前,我市围绕黄河信产已经引进各类配套企业13家。“黄河鲲鹏的发展将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带领一批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落地许昌及周边地区,逐步形成一个超千亿元级产业集群。”郑文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