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我国的国粹。禹州,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千百年来,禹州大地群星闪烁。轩辕黄帝在此开创“岐黄之学”,神医扁鹊、华佗在此坐堂行医,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在此悬壶济世,故有“医到禹州方为妙,药到禹州倍生香”之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位置,从国计民生的大局出发,把发展中医药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之中,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年来,禹州市健全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先后荣获“华夏药都”“中国中药行业首批中药材优秀产地县”“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称号,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乘势而上 描绘清晰发展蓝图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进入新时代,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药事业发展格局更明确、路径更清晰、动力更强劲。
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标志着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使中医药发展环境更优化、政策更有力。
乘着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东风,禹州市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注重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高位推动落实,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
禹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将中医药工作纳入禹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深化医改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强化目标责任,落实部门职责,在禹州市卫健委设立正科级的禹州市中医药管理局,设置中医和中药股,配齐工作人员,明确中医药管理相关职责。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禹州市委、市政府集中资源优势,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禹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禹州市中药标准化中心,在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上实现了“中西医并重”。
同时,禹州市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特色和优势,将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常见非药物诊疗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将禹州市中医院的26种院内制剂纳入医保药品目录报销,中医药及非药物技术治疗空间不断拓展,促进中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禹州市还设立中药材发展专项基金,建立华夏药都中药材大数据创新中心,成立国医大师、名师工作室,建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许昌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5个,在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中医中药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提质增量 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发展中医药事业,最终还是为了造福于民。通过提质增量,禹州市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禹州市先后投入1.5亿元,对禹州市中医院进行改造升级,致力于把禹州市中医院打造成为许昌市乃至河南省重点中医院,完善和优化禹州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区域卫生服务能力。2019年3月,禹州市中医院顺利通过“二甲”中医医院复审。2020年12月,禹州市中医院顺利通过验收评审,成为河南省首批、许昌市首家县级三级中医医院。
近两年来,禹州市筹措各类资金近千万元,新建25所中医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中医馆),为标准化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目前,禹州市26个乡(镇、街道办)全部建成中医医养结合服务中心、配备中药饮片300种以上,679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部能够提供4种以上中医药服务,实现了中医药综合服务网络全覆盖。
面对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禹州市较早成立中医药预防诊疗专家组,及早建立中西医协同机制,在国家诊疗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禹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防治方案(试行第一版)》,推动中医药及时介入确诊病例诊疗全过程,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预防季节流感和新冠肺炎为主,免费向学校、防疫一线发放中药预防汤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引领,禹州市出台《禹州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方案》等,成立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综合协调会议,研究解决中医药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狠抓组织领导、配套投入、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和服务网络建设,形成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推动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打造中医药特色服务品牌。2020年10月,国家卫健委通过了禹州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实地评审。
| 产业升级 再创“药都禹州”辉煌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禹州药业史逾千年,中药材种植、采集和加工历史悠久。近年来,禹州市将中医药定位为两大接续主导产业之一,着力打造百亿级医药产业集群,创造“华夏药都”新辉煌。
以药交会为媒,禹州市不遗余力展示“药都禹州”新风采。目前,禹州市已经连续举办12届药交会,每届参会客商都在1000人以上,累计成交额超过1000亿元,成为中医药产业产品展示、经贸洽谈、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的重要平台。
通过强化与国家管理部门、中医药院校、中国中药协会等相关行业协会的沟通交流,禹州市积极引进项目、宣传禹州品牌、参与科研开发、提升禹州知名度,获得政策、智力、技术、项目支持。禹州市还投资700多万元成立禹州市孙思邈医药研究院,建成中药标本馆、中医药文化馆,设立药材、腊叶等标本室,集藏各类标本8000余种(份),打造功能相对齐全、文化品位较高、中医药特色突出、面向公众常年开放的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
聚焦产业升级,禹州市优化华中医药物流园等中药材市场资源,着力打造中药材销售量10万吨以上、交易额50亿元以上、标准化、规模化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推动总投资200亿元、占地10平方公里的华夏药都健康小镇(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基本形成了以中药材贸易为龙头,从种植、加工、流通到中医药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并积极延伸中医药产业链,推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品牌化培育。禹州市药材种植基地面积稳定在50万亩,产值达到5.5亿元,禹白芷等6种药材先后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积极利用“药都禹州”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禹州市积极向中药饮片、中成药等精深加工挺进,提高产品附加值,从中药材初加工到精深加工均已颇具规模。
| 砥砺奋进 全民共享健康成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奋斗目标。
在突出中医药事业优势的同时,禹州市卫健委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健康禹州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县域内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全面提高。禹州市投入9500万元建设的省级县域医疗中心通过评审,投入1800万元建立的禹州市精神卫生康复中心正式挂牌运营,投入7亿元的禹州市立医院已通过规划设计,投入1.2亿元的禹州市中心医院病房楼项目已准备进入招投标程序。禹州市中医院晋升为河南省首批、许昌市首家县级三级中医医院,禹州市人民医院晋升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禹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别被评为二级综合医院和二级妇幼保健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8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较好成效。48个小时建成规范的留观站、6天建成禹州市中医院南院区隔离病区、2个月建成22个乡镇卫生院集中托养中心、5个月建成禹州市精神卫生康复中心并完成150余名精神障碍患者集中入住……一项又一项工作充分体现着禹州市卫生健康系统的工作速度和力度,更展现着为民服务的决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征程即将起步。禹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勠力同心加快推进健康禹州建设,书写更加精彩的“健康答卷”,不负人民期待,不负时代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