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克服了持续干旱的不利影响和困难,及时抢收抢种,同时落实关键技术,做好田间管理,目前,秋粮总体长势较好,苗齐苗壮。
据市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全市秋作物总面积527.58万亩,较去年增加0.5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43.23万亩,较去年增加8.98万亩。粮食作物中,玉米227.23万亩,较去年增加16.23万亩;红薯39万亩,较去年减少6万亩;大豆69万亩,较去年减少2万亩;杂粮8万亩,较去年增加0.75万亩,粮食作物内部结构更加合理。
种子落地,“管”字上马。今年,我市秋粮生产以绿色、生态、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依靠科技,主攻单产,防灾减灾,降低损失,集成技术,增产增效,推进我市秋粮生产高质量发展。
我市以“三大农技行动”为引领,重点推广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夏大豆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及优质甘薯栽培和小宗粮豆轻简化技术模式。
突出抓好玉米“一增四改”(合理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或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和“四度”(玉米密度、整齐度、结实度、成熟度)技术落实。值得一提的是,做好夏季大豆病虫草害防控,综合防治刺吸式昆虫,大幅降低大豆症青现象发生概率。
夏秋季节高温、干旱、涝渍、风雹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是秋粮生产安全的重大风险隐患。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牢固树立“抗灾抓生产、抗灾夺丰收”思想,提前做好抗灾预案、资金和技术等各项准备——
提前制订抗灾、减灾各项预案,若发生自然灾害,及时组织有关专家指导群众科学救灾,因地制宜落实应对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积极宣传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秋粮生产造成的损失,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秋粮生产的风险保障作用;
做好高温、干旱、洪涝、风雹等灾害的预警防范,加快烘干技术应用,以应对收获期遭遇阴雨寡照天气造成谷物发生霉变的风险;
……
“当前,除了认真抓好中耕灭茬、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外,我们还组织技术培训和指导,持续开展科技服务行动,确保为今年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庞占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