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河南日报记者 李铮 冯芸 马涛)7月10日,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暨“三个一批”推进会举行,发出项目建设最强动员令,推动全省上下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聚精会神抓项目、促投资、增动能,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确保“十四五”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出席并讲话。穆为民、周霁、徐立毅、何金平、费东斌在主会场出席会议。
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分别通报了全省重大项目谋划推进、“三大改造”和招商引资工作情况。随后在主会场举行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313.5亿元,涵盖先进制造、科技研发、总部经济、先进物流等领域。
楼阳生指出,建设现代化河南,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楼阳生提出七点意见。
一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经济发展离开项目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论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民生改善,都由一个一个具体项目构成。全省上下要鲜明确立起“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使这个主抓手与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一起,形成抓经济工作的完整链条和体系。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要持续定期常态化开展,以项目建设的主动轮,带动经济运行的所有轮子一起转,形成强大的新动能。在抓好投产项目达效、开工项目投产、签约项目开工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抓好项目储备,建好项目库,确保“三个一批”活动滚动开展、项目源源不断。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准入标准,着力抓好项目、大项目、新项目,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
二要把产业项目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中之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主攻方向,是我们必须打好的一张优势牌。要清醒认识到,如果不依靠科技进步、不依靠科技创新、不依靠体制机制改革,已有的优势将不断减弱,甚至会随着时间推移荡然无存;如果没有强大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先进产业的支撑,没有四梁八柱,河南这座经济大厦就立不起来,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就没有地位。把产业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就要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内需市场、交通区位等优势,开展市场化招商、专业化招商、点对点招商、产业链招商,以高端科研平台、先进科研成果、领军科研团队来招商,以更多的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三要把新基建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工程。建设现代化河南,必须有现代化新基建。要在巩固提升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势的同时,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场景应用等新基建项目建设,不断丰富拓展内涵和外延,形成系统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全方位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新平台、新支撑。
四要把投产达效作为项目工作的一把尺子。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台账、全程跟踪、强化落实,建立项目建设考评奖惩机制,重点关注投产达效,通过建账、理账、对账、交账、算账,做到目标亮相、考核亮牌、奖惩亮剑,充分释放项目企业的潜在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永远在路上,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先进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产生裂变效应。
五要把项目要素保障作为检验各级各职能部门工作的重要标准。服务项目建设就是服务全省大局。对规划、审批、环评、土地、融资、用人等要素保障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各职能部门要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工作自觉,对号入座、主动作为,少说“不”,多回答怎么办。
六要把完善供应链提高投资拉动力作为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牵引性任务。深入分析我省大体量投资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作用,在遵循法制统一、市场统一、规则统一的前提下,采取精准措施,加强供需对接,做优供应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作用。
七要把项目化产业化工程化信息化方案化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法。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善于把握趋势、吃透问题、提出具体系统的解决方案,不断提高能力水平。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大赛场、练兵场,推动广大干部在抓项目中淬炼思想、提升本领、锻造作风。
王凯指出,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在全省上下迅速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浓厚氛围。要开展精准招商,提高招商质量,强化跟踪落地,集中签约一批;提高审批效率,优化用地供给,拓宽融资渠道,集中开工一批;强服务、促在建,疏堵点、促复工,抓配套、促达效,集中投产一批。围绕“三个一批”,要做到“五个突出”:突出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重大项目库建设,设立专门项目服务机构,提高项目成熟度。突出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规范开发区体系、标准及考核办法,完善功能定位、明确主导产业,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激励开发区提档升级、争先进位。突出绿色低碳循环,严格控制“两高一危”项目,推进资源型产业材料化转型、循环化发展,支持各地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突出统筹调度,常态化开展集中开工、观摩点评、现场督导,每月通报签约落地率、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突出考核问效,对推进快、服务优、成效好的部门和县(市)予以激励,对推进不力的提醒约谈,对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
签约仪式结束后,楼阳生、王凯等到安图生物德迈药业产业园参加开工活动,听取集中开工项目情况汇报,共同为项目开工培土奠基。随后来到华锐光电第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现场观摩,并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
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各县(市、区)设分会场,同步举行“三个一批”活动。据统计,全省集中签约项目258个、总投资2860.5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74个、总投资770亿元,战略新兴产业项目89个、总投资1133.5亿元;集中开工项目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55个、总投资7345亿元;集中投产项目524个、总投资3621亿元。
又讯(记者 高伟山)7月10日,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暨“三个一批”推进会后,许昌分会场举行相关活动,共签约项目14个、开工项目140个、投产项目27个,总金额达724.2亿元。市领导史根治、刘涛、王堃、刘保新、王志宏、赵淑红、张巍巍在许昌分会场参加相关活动。
我市“三个一批”项目中,“签约一批”项目共14个、总投资59亿元;“开工一批”项目共140个、总投资533.9亿元;“投产一批”项目共27个、总投资131.3亿元。
在我市“签约一批”项目中,禹州市纵横精工轨道交通装备生产项目等14个项目现场签约,包括制造业项目11个、服务业项目3个,涉及节能环保、高端制造、新型建材、物流、教育等领域。
随后举行的“开工一批”项目活动中,市委书记史根治在许昌主会场宣布项目开工令。在主会场开工的永兴东路(许州路至宏达路)下穿高铁高速工程项目,总投资5.1亿元,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我市9个县(市、区)共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40个、总投资53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4亿元,涉及产业转型、新型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方面。
代市长刘涛在项目开工致辞中说,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暨“三个一批”推进会,发出项目建设最强动员令,也释放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强烈信号,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以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今年以来,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上半年227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89亿元,占年度目标的61.6%,为全市经济稳定恢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天集中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将有力支撑我市产业升级、城市提质和民生改善。各地各部门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抓好发展第一要务的重中之重,着力营造“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浓厚氛围,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市直相关部门要严格实行“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为项目顺利推进创造条件。项目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用。
随后,史根治一行前往许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现场观摩。该项目主要建设有保税大厦、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查验仓库等,目前已基本建成,具备海关验收条件,正同步推进招商运营工作。项目的建成投用,对我市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物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史根治一行先后到海关卡口、查验仓库、保税仓库等处实地查看,并要求重点做好招商运营、政策宣传、需求对接等后续工作,真正用好这一平台载体,确保项目真正发挥作用,助力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