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在学医路上砥砺前行

心——记许昌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副主任医师徐晓战

徐晓战正为一名术后患者例行检查

□本报记者 张炜华 文/图

走上从医之路,对许昌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徐晓战说,一开始是个意外。

“曾对未来充满想象,也许成为营销员,或者成为计算机工程师,但从来没想过,要去做一名医生。”徐晓战说,若干年后,再想起当年,他心存庆幸,“没有当初的选择,我不会是现在的模样。十几年后我才知道,我有多么喜欢我的职业。”

徐晓战至今还记得最初的艰难岁月,现在每到瓶颈绕不过去的当口,他就会想起那些日子。研究生实习时,徐晓战有一次跟主任一起做手术,手术从上午开始做,一直到下午4时许才结束。那是他第一次做如此长时间的手术。从手术室出来后,徐晓战感觉很疲惫。他想,当医生可真不容易。

可当天下午6时许,又一台手术开始了,徐晓战再次被安排为手术助手。这次手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6时许才结束。手术结束后,他直接躺在地上,那是徐晓战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当医生的累。也是在那一次,他领悟到外科手术的意义:与时间赛跑,每跑赢一秒钟,患者就有更大的生还希望。

在之后的从医岁月里,徐晓战无数次地验证了自己当初的预感:患者的需要就是一名外科医生的“冲锋号”,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号角声响起,医生都要“第一时间”奔赴医院,再疲、再累,也要坚持。

正式步入工作岗位后,徐晓战渐渐可以独立做一些手术。他开始体会到外科医生精神上的累:刚开始独立做没有尝试过的手术时,身体再累回家都可能睡不着,担心患者是否感染、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引流是否顺利……恐惧感和焦虑感如影随形。

这是大多数外科医必经的过程,每一次突破,总伴随着痛苦与挣扎,直到慢慢成长,最终对手术全程及可能有的反应了然于心。经验丰富了,就没有那么焦虑与恐惧了。

从医近20年,徐晓战在成长路上一路狂奔。恐惧感已经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消除,然而,焦虑却一直都在,只不过从对手术的焦虑转变为对掌握学科知识的焦虑。

“外科的特点是疗效快。每次见到被病痛折磨的患者手术后康复出院,我都会有无与伦比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徐晓战说。可是,当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被病痛折磨却束手无策时,他都不敢直视患者求救的眼神。他痛恨自己不强大,无能为力。他开始焦虑,焦虑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还不够。

源于这种焦虑,徐晓战一直没有放弃学习。研究生毕业后,他又到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进修心脏外科,加强学习,想尽一切办法提升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

“研究生时期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徐晓战说。他研究生时期的学科方向为胸外科临床专业。这是他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胸外科知识,也让他对心胸外科的诊疗有了全面的接触,为他在胸心外科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他第一次近距离观摩学习胸腔镜手术。其间,他还学习了为手术患者搭建体外循环系统,并熟练掌握了搭建体外循环系统中的插管技术……

眼界越开阔,越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于是,研究生毕业后,他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抓住一切机会充实自己:在专业网站和期刊上查看论文,在视频上学习手术,积极参与科室组织的学习与病例讲解,在临床中遇到任何问题都想方设法弄清楚为什么……

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挽救生命的执着,徐晓战在医学的大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