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工程,千里北上润万家;
一渠清水,奔流不息连沃野。
7月6日,记者来到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总干渠禹州段。一座濯缨亭矗立在禹神快速通道入口旁边的南水北调桥东北角,楹联上书:“大禹千秋疏导江河功在水,新渠万古沟通南北利于民。”站在亭中,俯视一渠清流浩浩荡荡,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与我市息息相关。通水7年来,该工程已累计为我市供水10.15亿立方米,其中生活供水4.86亿立方米、生态供水5.29亿立方米,供水区域335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达226万。
为深入了解我市在统筹水资源利用、保障工程安全、推进移民新村建设等方面有哪些新变化,近日,本报记者深入采访,选取典型代表,挖掘鲜活事例,全面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给我市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引一江清水润泽莲城
有人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送的是生命之水。这句话,在禹州市神垕镇能最真切地感受到。
禹州市供水公司神垕镇水厂董事长王敏霞见证了神垕居民从缺水到不再愁水的过程。她说,神垕镇缺水最严重时,老百姓开着三轮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拉水,一吨水30多元钱。
“正是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禹州人的吃水难题。”王敏霞告诉记者,当年由于缺水,原本计划3年建成的禹州市供水公司只用1年就建成了。2014年12月20日10时10分,清澈的“南水”进入水厂,流入千家万户。
我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出南阳后第二个受益城市,丹江水给干涸的许昌大地带来了生机。在保障群众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富余的生态水则流入北海、芙蓉湖、鹿鸣湖等水系。目前,我市的城市生态水系更加完善,形成了“多源互补、蓄泄兼筹、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格局。
市河湖水系水源调度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丹江水成为我市的主力水源后,水生态各类指标有了明显改善:浅层地下水水位回升3.1米,地下水漏斗区逐步修复,市区空气湿度明显增加,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河道生态功能逐渐恢复,一幅“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
保一渠清水永续北上
千里调水,来之不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许昌段全长54公里,配套工程全长146.6公里,全部采用管道输水,通过总干渠15号、16号、17号和18号四座分水口门分别向许昌市区(含建安区)、禹州市(含神垕镇)、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等8个受水目标供水。全市年分配水量2.26亿立方米,实现了许昌市域供水全覆盖,受益人口22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近一半。
“该工程于2011年4月29日开工建设,2014年12月12日建成通水,实现了与总干渠同步通水、同步达效的建设目标。”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运行管理科科长李留军说。
如今,为加强工程后续管理,市南水北调办及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南水北调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及水质保护工作——
严格把关,抓好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新上和改扩建项目的选址审核工作,对存在污染风险的项目全部否决;
开展总干渠排污整治工作,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配合环保、运管部门做好总干渠两侧保护区的巡查工作,将环境监管纳入常态化和网格化管理;
……
除此之外,市南水北调办还创新完善各类制度,认真抓好运行管理,坚持定期对约147公里线路、21个管理处(所、站)和366个阀井进行巡查维护,确保供水安全稳定;同时,深入推进配套工程收尾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配套工程档案预验收,全部完成通水验收和配套工程核查,认真开展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水保环保验收工作,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上。
帮移民建幸福家园
昔日移民村,今朝新家园。
今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了解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移民增收等情况。许昌也有13个像邹庄村一样的移民村。在持续两年的迁移中,我市共接收安置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4208户16454人,涉及长葛市、襄城县、建安区3个县(市、区)12个乡(镇)。
2009年8月16日,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试点移民搬迁启动仪式在许昌县(今建安区)姬家营移民新村举行,标志着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正式拉开大幕。
姬家营村原位于淅川县滔河乡东部,有6个村民小组1443人。姬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姬建党说,他们从老家带来了泥土和丹江口的水。“移民先移心,真情换真心。”整个搬迁过程由于组织严密、方法得当,实现了“不伤、不亡、不漏”,真正做到了“平安搬迁、和谐搬迁”。
屈指算来,黄桥社区由淅川县滔河乡迁到襄城县库庄镇刚好10年。
搬迁以来,在各项移民政策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下,该社区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建成了莲鱼共养、农家乐、纯蕾金银花种植等产业项目,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
为解决移民村的发展难题,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指导各县(市、区)重点谋划,全力推进后期扶持工作,促进移民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向省移民办汇报协调,推荐襄城县库庄镇黄桥社区、麦岭镇白亭东村和建安区蒋李集镇金营村为河南省2020年美好移民村示范村,争取上级资金,集市、县、乡、村四级之力,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目标,大力开展美好移民村示范村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省定4个美好移民村示范村建设,使移民早日受益,让移民在许昌扎根致富。”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