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我们心里踏实多了!”7月12日,在市区南顺河街一栋老旧居民楼前,居民李红指着刚刚装好的监控设施对记者说。
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大同社区辖区内的南顺河居民楼、诚信家属院建于20世纪90年代,长期无物业管理,小区设施老旧,且没有监控覆盖。为此,居民反映自行车、电动车等时有丢失。
该社区根据群众反映,立即联合共驻共建单位许昌市统计局,为车站家属院、南顺河居民楼、诚信家属院等安装监控设备7处,惠及居民536人。
诚信家属院居民刘先生说:“小区都是临街而建,没有门禁系统。安装摄像头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安全感。”
据了解,自从我市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同社区结合工作特点,成立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号召党员干部深刻领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大同社区积极探索共驻共建新模式,牵手辖区共驻共建单位,组织动员其广泛参与社区活动,使辖区资源和力量深度融合,拧成服务群众的“一股绳”,真正实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服务居民。
“在为群众办实事中,我们除了给老旧小区安装监控设施外,还实现了辖区各小区电动车充电桩全覆盖。”大同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改青说,老旧小区“飞线充电、停车难”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小区管理的顽疾。
为做好群众身边小事,该社区逐户征集居民意见,联系充电桩公司,主动作为,快速行动,实现辖区庭院充电桩全覆盖,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的烦心事。
暑假期间,大同社区结合“四点半课堂”,开设向日葵公益辅导班,每日由志愿者辅导孩子功课,解决了孩子无处去的难题。目前,12名孩子已接受辅导。
大同社区通过创新服务路径,擦亮为民底色,始终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协调解决重点民生诉求。
该社区还在门口显著位置安装“党史学习教育意见箱”,实现收集群众需求“24小时在线”,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居民遇到的问题,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