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财经

做家风建设的志愿者

本报记者 李新 赵晗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家风成就好家庭,好家庭培育好孩子,好孩子建设好社会。”这就是有32年幼教工作经历、襄城县城关镇实验学校幼儿园园长王艳珍,对家庭、家教、家风的诠释。

王艳珍还清晰记得,2017年的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士来到办公室,请她开个证明,证明儿子每天是自己接送的。原来,这位女士和丈夫闹离婚,要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怎能忍心看到一个家庭破裂?当时,王艳珍就耐心地给她讲家庭幸福之道。最后,这位女士说,之前,没有人给她讲过这些。她表示,愿意通过学习家庭美德重新经营自己的家庭。随后,王艳珍推荐这位女士参加了家庭美德学习班,使其思想认识得到迅速提升。有了这次经历,王艳珍认识到,家风学习,人人需要!

2018年至2019年,王艳珍在全体教师和家长中开展家风讲座活动。通过不断学习,家长对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王艳珍在家长、朋友微信群中发起成立了“‘千年古县’文明十二家”,并助推“‘山前古庄’文明十二家”和“‘诗意襄城’文明十二家”成立,团结越来越多的人致力家风建设,通过共学互助建设新时代文明家庭。

2020年春节前,她带领家风志愿团队入社区、下农村、进学校,完成了10场家风宣讲;暑假疫情缓解后,组织了为期6天的文明家风公益亲子夏令营。2020年8月至11月,她带领志愿者在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周开展一场家风宣讲,受到老人的欢迎。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文明,家庭文明是根基。王艳珍利用节假日带领家风志愿团队,先后到紫云镇黄东村、湛北乡山前古庄村、姜庄乡漕厂村宣讲新时代文明家风,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助力。

“家风好,就会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就会殃及子孙、贻害社会。”为了更多家庭和谐幸福,王艳珍的心愿是永远做一名家风建设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