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一颗赤诚心 殷殷拥军情

——记许昌市拥军先进个人刘国贤

本报记者 刘义成 通讯员 孙成光

7月24日,刘国贤带领拥军小分队,携手神垕鸿翠湾、老金易货等企业的爱心人士,满载医药、食品等急需物资,对奋战在长葛市古桥镇抢险救灾一线的杨根思部队官兵进行慰问,再现了“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的拥军场景。

“一日从军,军魂入骨。”对先后获得“许昌市最美退役军人特别奖”“许昌市劳动模范”“许昌市拥军先进个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第七届优秀复员军人年度人物团体特别奖”等荣誉的刘国贤来说,这是他真实的写照。作为禹州市“兵之梦”战友艺术团党支部书记,他身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心中有梦

拥军路上的“扛旗人”

1991年12月,25岁的刘国贤因身体五级伤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服役 8 年的火热军营,回到地方从事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虽然地方上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但军人的情怀总萦绕在心头,他总想还做些什么。2014年7月,他内心深处潜藏已久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由80名战友、家属和志愿者参加的禹州市“兵之梦”战友艺术团宣告成立。该艺术团是志愿团体,没有任何活动经费和劳动报酬,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一颗颗火热的心。每周一晚上,在刘国贤的召集下,他们都会准时参加训练,用饱满的热情、一丝不苟的精神提升业务水平。

从此以后,刘国贤带领的禹州市“兵之梦”战友艺术团一发而不可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2014年“八一”前夕,他们首次在禹州市军警民联谊晚会上崭露头角,《咱当兵的人》《战友之歌》《打靶归来》《团结就是力量》四联唱一炮打响,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2017年7月,在河南省第七届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表彰大会上,刘国贤接过了时任省委副书记王炯颁发的“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团体特别奖奖杯。“行伍之列,他们是扛枪的军人;退伍之后,他们是文化的使者。他们自愿牺牲业余时间,自费排练文艺节目,把舞台搭进军营、学校,把文化送到社区、农村,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河南省第七届优秀复员军人表彰大会给他们团体特别奖的颁奖词,不仅是对“兵之梦”战友艺术团的肯定,又是对刘国贤和他爱人的最大褒奖。

他们连续多年参加省军区、省委宣传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举办的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和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会,承担开、闭幕式的演出任务。他们合唱的主题曲《永远的兵》,激昂的旋律和雄壮的气势,每次都能深深打动现场观众的心。近7年来,他们参加拥军和政府组织的公益性演出50多次,参加各种志愿慰问送温暖活动80多次。

胸怀家国

拥军路上的“带头人”

“爱我军队,固我长城”是刘国贤心里装着的一件大事。在驻许某部,部队每年都要组织小分队到禹州野外驻训,官兵训练任务繁重,环境条件艰苦,业余文化单调。刘国贤主动跟部队领导联系,安排优秀复转军人给官兵们举办讲座,进行面对面交流,讲党史军史,讲自己当兵的故事,讲人民群众对军人的期望。部队官兵听后深受鼓舞,苦练精兵的热情十分高涨。

增强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是双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国贤一门心思用在了国防教育上,不断挖掘创新国防教育题材。2012 年,他自掏腰包8万多元,经过4个多月的反复设计和试烧,最终烧制成功以国防教育为题材的“兵之梦”钧瓷作品,该作品分别获得2015年河南省钧瓷窑变创新艺术大赛金奖和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质奖。这款钧瓷作品高47厘米,以万里长城为底座,以和平之手为托举,以地球家园为核心,以五星为点缀,突出了新时代强国强军的军旅文化底蕴,河南卫视《中原国防》栏目对刘国贤和他的作品多次给予报道。

刘国贤义务为学校、社会青年、预备兵员举办讲座30多次,参与人员达3000人。2015年,他又自费6万元筹建了军旅文化博物馆,把100多平方米的场地变成了国防教育基地。该基地以橄榄绿为主色调,以迷彩色为辅助,虽然面积不大,但胜在展品丰富,从红军长征路线图到军服、枪械、军舰和战机模型等200余件军事用品,展示着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吸引了众多家长和老师带领学生前来参观。

因拥军工作成绩突出,2019年8月,刘国贤获得了“许昌市双拥先进个人”称号。刘国贤拥军的路子越走越宽。

2020年5月,刘国贤决定做一尊“全国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钧瓷艺术雕像。他与瓷艺设计大师和烧制师傅两次来到驻许某部,对杨根思雕像反复观察测量,按照比例绘制图案,制成钧瓷模型,每烧制一款都征求杨根思所在部队官兵的意见,经过5次改进最后定型。30厘米高的杨根思雕像钧瓷艺术品,整体呈枣红色,基座为长方体形,正面为“特级英雄杨根思”字样,左侧是彭德怀的题词,右侧是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精神。基座上的杨根思双手抱着炸药包倾身出击,舍生忘死扑向敌群。该作品被部队官兵誉为国防教育的点睛之作!7月11日,“兵之梦”战友艺术团党支部拥军小分队,来到许昌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生前所在部队,看望慰问部队官兵,并赠送了“兵之梦”钧瓷作品和杨根思钧瓷雕像作品。

甘于奉献

拥军路上的“痴情人”

刘国贤总是默默地付出着,无私地奉献着,不息地奋进着。

“亏了小家,成全大家”是许多人对刘国贤的评价。他们是社会志愿团体,没有财政补助,活动经费严重短缺。但刘国贤在重重压力下没有退缩,用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的钱购置了乐器、道具和服装。外出慰问演出的餐费、租车费和化妆费等,全靠他那每月不足3000元的五级伤残优抚金支撑。他说,他一生最大的幸事是娶了一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妻子。他们既是携手共度人生岁月的夫妻,也是志趣相投、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伙伴。为做公益,他先后花去了家中20多万元的积蓄,妻子虽然收入不高,但从没有抱怨过、阻拦过,反而给予他更多的鼓励。尽管时至今日,他仍没有一套像样的住房,没有高档车辆和名牌服装。儿子25岁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他也没有帮儿子备上新房。面对一些冷嘲热讽,他始终心静如水,无怨无悔。

2016年10月,正值“兵之梦”战友艺术团参加禹州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演出之际,刘国贤的妻子突然因病住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的妻子因为全身麻醉尚处于半昏迷状态。一边是卧床需要照顾的妻子,一边是不断地演出催促,情急之下,他只好恳求亲戚前来医院看护妻子,亲戚还没到,他就带着满满的牵挂离开病房赶往了演出场所。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他组织大家自发捐款捐物6万多元。在自愿交纳定向党费活动中,刘国贤第一时间向组织交纳了定向党费500元,为疫情防控捐款1000元,表达了一名退役老兵的拳拳爱国心。为了做好他分包的贫困村苌庄镇锁石沟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他通过手机微信与贫困户联系,询问生活情况,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并两次拿出伤残抚恤金,购买方便面、瓶装水、口罩等物品,送到锁石沟村防疫执勤点,慰问该村防控工作人员。听说颍川街道办寨子社区人手紧张后,刘国贤立即召唤“兵之梦”战友艺术团的党员战友12人组成防疫志愿队,连续战斗两个多月。人员紧张时,他就叫来自己的妻子参加志愿者队伍一起战斗。

用绿色点缀青春,用刚强诠释生命,用坚守践行初心,用志愿点燃奉献,这就是刘国贤,一个为了梦想和事业忘了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