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子建 文/图
核心提示: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个个小小的淡绿色铁皮屋子,出售各类报刊、书籍,兼售矿泉水、可乐等饮料……这就是过去随处可见、散落在街巷的邮政报刊亭(以下简称报刊亭)。它曾经是城市的文化符号和前沿阵地,也是很多人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对许多人而言至今记忆犹新。
然而,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报刊亭作为纸质阅读时代的一种标记正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慢慢远去……
旧时光:
诗歌创作从报刊亭起步
旧时光:
诗歌创作从报刊亭起步
“我坐在秋风中哀叹,直到满树的叶一片一片飘下来,身体很空,像曾经装过白金钻戒的红丝绒……”9月8日,坐在记者面前的郑皖豫,一袭长裙、娴静淡雅,诵读着10多年前自己在文峰游园报刊亭创作的诗歌《冰激凌》,语调低沉、满怀伤感。
40多岁的郑皖豫10多年前在文峰游园东南侧经营着一个报刊亭,浓密的丝瓜藤蔓爬满报刊亭,格外漂亮。
郑皖豫回忆说,为了增加家庭收入,2006年下半年,赋闲在家的她在朋友的帮助下开了一个报刊亭。这个报刊亭有6平方米,除了卖《南方周末》《环球时报》等报纸及《诗刊》《人民文学》等杂志外,还兼售冷饮、小食品、电话卡等。由于开了报刊亭,郑皖豫一家的生活逐渐好转。
“在报刊亭内,每天看着来去匆匆的人们,觉得很有意思。”郑皖豫回忆说,由于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她就想,何不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郑皖豫介绍,她的女儿在上小学三年级时,要参加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于是,她便连夜写了一首歌颂祖国的小诗。没想到,女儿的老师打来电话大加赞赏,还让全班学生在全校朗诵这首诗。
这次诗歌创作的成功,给她打了一针“兴奋剂”,也让她走上诗歌创作道路。
无心插柳柳成荫。就这样,具有诗歌创作天赋的郑皖豫成了诗坛的一名“新兵”。几年来,她几乎天天在报刊亭里创作诗歌,最多时两天写了30首。几年下来,她共写了1000多首,先后发表在《诗刊》《人民文学》《读者》等杂志上,一时间声名鹊起,赢得了“报刊亭诗人”的美誉。
报刊亭虽然很小,但外面的舞台很大。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匆匆行人,都成了郑皖豫诗歌创作的源泉。
“我每天通过报刊亭的小窗口,观察外面的大千世界。”郑皖豫说,有一次,一个男孩儿在报刊亭打电话约女友。遭到女友拒绝后,这个男孩儿痛哭流涕。后来,女友同意赴约,这个男孩儿瞬间破涕为笑。于是,郑皖豫以生活中的这个小片段为素材,创作了诗歌《打电话的男孩儿》。该诗发表之后,获得大奖。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郑皖豫的报刊亭关门了。但是,她仍然坚持诗歌创作。
“现在,报刊亭越来越少,报纸、杂志几乎没有人买了。”说起如今的报刊亭,郑皖豫忍不住发出感慨。即便如此,每当在街上看到报刊亭,她还是会忍不住光顾,买一份报纸或者挑一两本杂志带回家。
“在报刊亭挑选报纸、杂志,是一种记忆和情怀。”郑皖豫说。
坚守者:
报刊亭是另一个温馨的家
在熙熙攘攘的建安大道与文化路交叉口,有一个报刊亭,窗前悬挂着报刊、小食品,柜台里摆放着不同颜色的画报及香烟。40多岁的报刊亭经营者马金萍,已经在这儿坚守了10多年。
9月8日一大早,“哗啦”一声,马金萍打开报刊亭的铁皮门,拉开窗户,熟练地拿起一份份报纸、杂志挂在铁丝上,花花绿绿的报刊格外显眼。
然后,她把淡黄色的电动车充电桩搬到外面,挂在报刊亭南侧的铁架上,开始了一天的营生。
这样略显单调的动作,马金萍已经重复了10多年。
10多年前,迫于生活的压力,在熟人的介绍下,马金萍成为一名报刊亭经营者,开始了新的生活。
报刊亭的经营收入,是马金萍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自然马虎不得。那个时候,每天早上7时,马金萍就会来到报刊亭,分拣邮递员送来的各类报纸。
“那个时候报纸很多,我一个人一次还拿不完,要分两次。”马金萍回忆说,前些年,报纸有30多个种类;现在,仅剩下《南方周末》《环球时报》等,销量更是每况愈下。
那个时候,虽然卖出一份报纸收入微薄,但由于是报纸的“黄金时代”,所以报刊亭的收入基本上能够满足马金萍一家的日常生活开销,也让一家人的生活更加充实。
马金萍回忆,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会准时把报刊亭的门打开,将报纸摆放整齐,等候顾客上门。
有时候去进货,马金萍就让家人在报刊亭帮忙顶一会儿。“一天不来,我心里就空落落的。”马金萍说。
除了报纸外,那个时候,杂志也处于鼎盛时期。
那些年,马金萍的报刊亭里摆放着上百种杂志,《知音》《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销量都很大。
当时,大街上的报刊亭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
马金萍回忆说,前些年,建安大道劳动路至文峰路段有10多个报刊亭;现在,就剩下许昌高中门口、北关大街口两个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来报刊亭买报刊的人越来越少,报刊的种类也逐渐减少,从过去的几十种减到现在的10多种。
“过期报纸、杂志没人要,只能作为废纸卖掉,很可惜。”马金萍惋惜地说。
为了让报刊亭的生意维持下去,马金萍也想了一些办法,除了出售报刊外,还增加电动车快速充电、复印彩印等业务。这样一来,报刊亭的收入勉强能够维持日常开销,盈余不多。
虽然报刊亭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但马金萍坚持了10多年。对于马金萍来说,这个报刊亭不仅是养家糊口的地方,还是自己另外一个家。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能够坚持多久。”马金萍伤感地说。
新起点:
打造城市文化前沿新阵地
不可否认,20世纪90年代,大街小巷的报刊亭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书香社会的标志,承载着一代代人的温馨记忆。
然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报刊亭日渐萧条,在寻常巷陌难以觅其踪迹。
从昔日在墨香中翻阅纸张,到如今滑动手机屏幕,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从慌慌张张在报刊亭里拿起一份报刊放在自行车篓里,到如今随时随地阅读,获取信息……
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纸媒受到互联网冲击、城市道路建设、数字阅读广泛普及等因素,让报刊亭逐渐处于尴尬地位。
作为城市文化的醒目标志,报刊亭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开启转型发展之路。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许昌市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负责人张辉介绍,近期,他们将对中心城区121个报刊亭进行全面粉刷、维修,统一整修亭体、更换公益广告,改变整体形象,并安排专人负责经营管理,开展日常检查,保障所有报刊亭形象达标、经营规范,使其成为亮丽街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前沿阵地。
“在经营方面,除了销售传统报刊、冷饮等之外,报刊亭还将逐步丰富经营元素,增加水电费代交、快递包裹代投、特快专递揽收等业务,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将自身打造成为邮政综合便民信息服务平台和城市文化新地标。”张辉对记者说。
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报刊亭也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再现昔日的荣光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