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解放思想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全面开创许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许昌市第八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史根治代表中共许昌市第七届委员会作报告 刘涛主持

9月26日,史根治同志在中国共产党许昌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许昌市第七届委员会作报告。 本报记者 牛书培 摄

9月26日,中国共产党许昌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在许都大剧院隆重开幕。 本报记者 牛书培 摄

本报讯(记者 高伟山 胡晨)9月26日,全市瞩目的中国共产党许昌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在许都大剧院隆重开幕。来自我市各地各条战线的党员代表,肩负着全市共产党员的重托和许昌人民的期望,激情满怀,精神饱满,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发展良策。

许都大剧院内,气氛庄重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金色的党徽,10面鲜艳的红旗排列两边,会场悬挂的“解放思想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全面开创许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横幅标语分外醒目。

大会执行主席史根治、刘涛、马正兰、王堃、刘保新、方婷、黄旭东、王志宏、王自合、柏启传、楚雷、张庆一在大会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也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9时整,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刘涛主持大会。

大会应到代表456名,实到444名。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解放思想、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群众高素质,全面开创许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在热烈的掌声中,史根治代表中国共产党许昌市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解放思想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更加出彩 全面开创许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报告共分六个部分:一、市七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二、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三、聚焦提质增效,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四、坚持统筹协调,努力实现城乡建设高水平;五、突出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人民群众高素质;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许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史根治首先回顾了市七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他指出,市七次党代会以来,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加快建设“实力许昌、活力许昌、魅力许昌”和“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综合实力实现跃升,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改革开放成果丰硕,城乡品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市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

史根治说,五年砥砺前行,我们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成就,许昌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是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史根治代表七届市委向所有为许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史根治说,回顾五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办好许昌的事情,政治统领是首要原则,务实发展是前提基础,改革开放是不竭动力,人民至上是价值追求,党的建设是根本保证。这些经验弥足珍贵,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史根治指出,今后五年,是许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顺应时代发展大势,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立足许昌自身实际,既前瞻30年想问题、作决策,谋划好长远发展,又立足“十四五”抓推进、抓落实,努力实现开好局、起好步。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保证,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两个确保”,落细落实“十大战略”,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着力打造经济强市、创新强市、开放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群众高素质,全面开创许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增添许昌光彩。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城乡融合实现新突破,生态文明展现新面貌,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取得新提升。

史根治说,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党建为纲、工业为重、创新为先、项目为王、环境为上、人民为本、安全为基、落实为要。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拉高标杆不自满、奋勇争先不懈怠,用一步步出彩叠加成浓墨重彩,用一个个出彩汇聚成绚丽多彩,就一定能够开创许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史根治指出,要聚焦提质增效,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换道领跑、优势再造、制度型开放等重大战略,加快向创新型、开放型、数字型、生态型经济转变,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以创新激活发展动力,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汇聚一流创新人才,建设一流创新生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创新强市。以制造业挺起发展脊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633”工业发展体系。以服务业积蓄发展势能,培优做强数字经济,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大力发展枢纽经济,着力繁荣城市经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以开放拓展发展空间,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对德合作,做大做强开放平台,不断提升招商实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地方金融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拆壁垒、破坚冰、解痛点、疏堵点。以县域经济筑牢发展底盘,持续把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作为根本遵循,坚持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史根治指出,要坚持统筹协调,努力实现城乡建设高水平。协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前瞻30年、编细15年,市、县、乡三级同步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加快推进郑许一体化,推进城市北进东拓,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城市更新,创新城市管理,增强城市韧性,以绣花功夫建设宜居、智能、韧性、安全城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大力发展特优产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无废城市”建设,久久为功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基础能力支撑,统筹新基建和传统基建,强化信息支撑、能源支撑、交通支撑、水利支撑,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史根治指出,要突出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人民群众高素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文化传承保护,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强市。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老百姓拥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化特色化发展、职业教育创新融合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进健康许昌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进依法治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牢牢守住安全底线,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史根治指出,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许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突出政治统领,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规范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推动城市党建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推动机关、学校等各领域党建提质增效,构建“纵向建体系、横向强功能、持续抓覆盖、一切到支部”的工作格局。锤炼过硬队伍,树牢正确导向选拔任用干部,突出实战能力教育培养干部,坚持宽严相济监督管理干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高效率、快节奏、勇担当、抓落实、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把担当和作为统一起来,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统一起来,确保“大事办好、急事办妥、难事办成”。建设“清廉许昌”, 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坚决查处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建立健全廉政教育体系,让许昌的政治生态更加“山清水秀”。凝聚各方合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500万许昌儿女充分动员起来,汇聚起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

史根治最后说,未来五年,是许昌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五年,是在大有可为的时代里实现大有作为的关键五年。让我们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群众高素质,全面开创许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许昌市第七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作了书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