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高校已陆续开学,对贫困学子来说,助学贷款是帮助其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日前,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助学贷款政策作出调整和完善,以保障更多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在助学贷款额度和使用范围方面,本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后,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8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2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则由不超过12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6000元,每人每年可多贷4000元,最长可贷22年,助学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日常生活费。
“助学贷款额度提高是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缓解他们的后顾之忧。”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物价水平变化,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部分高校适当调整了学费和住宿费标准,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有所提高,部分学生贷款需求较为迫切。4000元贷款额度标准的提高,则综合考虑了学生贷款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在政策调整时,财政部门通过详细测算贷款额度增加带来的财政增支、降低风险补偿金比例形成的财政减支,以及财政特别是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最终研究确定了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提高4000元,体现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
此次助学贷款政策调整,除了贷款额度提高外,贷款使用范围也扩大了。“扩大国家助学贷款的使用范围,主要是考虑到贷款额度提高后,学生交完学费和住宿费,还会有部分剩余额度,《通知》明确规定超出部分可用于日常生活费,这有利于明晰政策,也便于执行。”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
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提高后,贫困学生的还款压力会增加吗?对此,专业人士表示,首先,学生毕业后有5年的还本宽限期,学生在这5年内只需要付息,不需要还本,对还款有压力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使用还本宽限期。其次,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最长可以达22年,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每年的还款压力。以本科生为例,每人每年最多可以贷款12000元,按15年还款来计算,相较于政策调整前8000元的贷款额度,其需要偿还的本金和利息每个月只增加了120元左右。
据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自1999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3000多亿元,共资助1500多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20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378亿元,资助学生506万人次。
另外,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外,贫困学生也可以通过其他多种途径筹集学费和其他各项费用,比如通过争取奖学金、参加学校的勤工助学活动等。
(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