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周书歧:为投入战斗时刻准备着

本报记者 张辉

周书歧

“来,快坐下。”10月14日,在建安区五女店镇周店社区一个农家小院的二层平台上,90岁的周书歧老人热情地招呼记者落座。由于年事已高,他的听力不是很好,与人交流略显困难,好在有周店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国刚的帮助,老人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渐渐清晰起来。

周书歧老人是土生土长的许昌人,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辍学,19岁时参军。由于他念过小学,具有一定文化基础,进入部队后便做了警卫员。“我时常随身携带望远镜、指南针和军用地图等,当时的军用地图好像手风琴一样,呈折叠样式,用起来十分方便。”时间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周书歧老人对一些细节仍记忆犹新。

1954年,周书歧老人随部队前往朝鲜。“1953年7月,中美双方虽已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并没有死心,还不时搞破坏。为彻底消灭侵入朝鲜的敌对势力,并帮助朝鲜军队恢复基础设施,1954年,我们在河南确山集训了一段时间后便前往了朝鲜平壤。”周书岐老人回忆,在平壤,他们一边帮助朝鲜军队建设营房,一边加紧训练,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情。“我们主要练习匍匐前进、炮弹射击等,时刻准备投入战斗,同时还学习朝鲜话。”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支持与配合。如今,老人仍清晰地记得他们学习使用的武器中就有著名的苏联喀秋莎火箭炮。“这种炮弹既能连发,又能齐发,威力很大。”训练之余,他们利用国内运来的建材帮助朝鲜军队建设营房。四年后,周书岐跟随部队回国。

采访结束时,老人拿出一张装在镜框里的照片,照片上,身着军装的青年眉目清秀,眼神清澈。“这是我在部队时拍摄的照片。”老人说,“如今,我们这批人都已经老了,但我们的国家大有希望,祝福祖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