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春霞 王利辉
“让大家吃饱饭、有钱花、住好房”,为了49年前一句承诺,他带领群众坚持不懈奋斗了近半个世纪。
“永远跟党走,领着群众干,自己的责任大如天”,是他始终如一的信念,近半个世纪的坚守,初心不改,使命如磐。
他说:“我是一头老黄牛,群众都坐在牛车上,我一直拉啊拉啊,要把他们都拉到幸福、富裕、快乐的道路上。”
他就是现任禹州市颍川街道东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的周遂德,前不久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艰苦奋斗“拓荒牛”
带着群众大胆闯、埋头干,把一个贫穷破旧的城郊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社区。
1972年,被推选为禹县东关村党支部书记时,周遂德只有26岁。而他眼前是一片穷困景象:11个村民组的2700多名村民守着人均不足半亩的耕地,有客人来连一碗捞面条都招待不起。
从鸠山大学农林专业毕业的周遂德本可以进城工作,可迎着乡亲们热切的眼神,几经挣扎下了决心:“不把东关带出这穷日子,我一辈子都不会甘心!”
在破旧的村委会里,他向乡亲们承诺:要让大家吃饱饭、有钱花、住好房!
要想拔“穷根”,就要舍得“扑下身”。1973年春,在周遂德的带领下,东关村成立了第一支建筑队。“老东关”崔东正回忆起到各地盖民房、建楼房的情景记忆犹新:“遂德是支书,可他总是第一个出工,带着大家一起掘地、挖土、拉架子车。 我们跟着他,一点儿不觉得累。”
一年下来,东关人搞建筑净赚了1万多元钱。在年终的总结会上,有人想分了过一个肥年,但周遂德建议把这第一桶金作为下蛋的“母鸡”,建一个大窑场,壮大集体经济。
会开完,周遂德回到家,向妻子王月凤要出了家里全部的积蓄——30元,还把家里筹措了好几年准备盖房子的木料、砖瓦一股脑拉到建窑的工地上。
窑场建了5个月,周遂德几乎天天在工地上掘地、挖土、拉架子车。村民冀学义回忆说:“窑场成型的时候,老周整个人都脱了相,脸黑了,腰弯了,眼窝也陷得老深。”
1975年春节,窑场给东关村集体挣下了4万元“家底”,村干部挨家挨户给村民发大米、红糖和红枣。
20世纪80年代初,乡镇企业发展的春风刚刚吹起,周遂德敏锐地看到大发展的机遇,带领群众办起塑料厂、钢窗厂、毛发厂,建起6家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创汇企业,使东关村一跃成为“中原出口创汇第一村”。
如今,东关社区年总产值达40亿元,群众“吃饱饭、有钱花、住好房”的目标早已实现,人均年收入达2.5万元。群众都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东关社区也彻底脱胎换骨,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华丽转身。
无私奉献“孺子牛”
“为群众谋福利的事再难也要干,花到群众身上的钱再多也要花。”
多年来,周遂德常常跟村“两委”成员讲:“党放心让咱干,咱就得干好。基层干部的威信,是自己‘挣’来的。”
1997年,国家批准建设17个大型药材交易市场,禹州的中华药城是河南省唯一的定点药市。
“要不要为东关村争取这个项目?”周遂德和村干部连夜开会商讨。中华药城占地400亩,可以容纳商户1000多户,一旦建成,无论是房屋出租坐地生金,还是物流运输多种经营,都能让东关村村民拥有自家门口的聚宝盆。
干不干?村“两委”成员都认为,应该干。但每个人都知道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怎样的障碍——建中华药城要拆迁,涉及393户住房和200多座坟茔。
1998年大年初一,东关村上百口人嚷嚷着围住了周遂德的家。周遂德站在人群中双手抱拳说:“建设市场的好处,大家都能想得到。我知道,全村人都在看着我。请各位放心,我第一个扒房、迁坟……”
人群散后,妻子劝周遂德:“这书记咱不干了。你也歇歇,睡个安稳觉。”
周遂德摇头道:“都不愿意得罪人,村里的工作就开展不下去。只要是为老百姓谋福利,再难也要干。”
当天下午,周遂德和家人商量了给爷爷、奶奶和父亲迁坟的事情。
接着,农历二月初二,周遂德一家就搬进了老窑洞。村党支部书记家的房子都带头拆了,整村拆迁工作开始缓慢推进。那段时间,周遂德几乎没吃过一顿应时饭,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
虽然阻力很大,周遂德却从没跟一个群众发过火。他对负责拆迁的村干部说:“住得好好的家说搬就搬,搁在谁身上都不好受。做思想工作要讲究方法,只有把怨气撒出来,大家的心气才能顺。”
最终,中华药城在东关拔地而起,如今年交易额达30亿元,居全国第三位。
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有村干部提议把简陋的办公楼改造一下,“弄得气派些”。周遂德没同意:钱要用在刀刃上——
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修建道路、硬化背街小巷180余条2万余米,修下水道1.8万米;投入360万元建起花园式小学;对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给予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经济资助;每年组织60岁以上老人、劳模、独女户、双女户等到医院进行体检;重阳节为80岁以上老人送上节日礼物;逢年过节慰问、看望7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家庭。
辛勤耕耘“老黄牛”
“只要党和群众需要,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算把脊梁用断,也会干下去。”
早晨7时,东关社区“两委”班子开会前,周遂德已经在街巷转了一圈儿。路口的菜市场、街头的小游园、正在实施的城中村改造现场,他一一察看,不时与相遇的群众打招呼、拉家常:“听听群众想些啥,看看工作落实得咋样,心里才踏实。”
75岁的周遂德身体大不如前,但每天都照常上班。“他就是头‘老黄牛’,拉断了缰绳也不叫一声累。”与其搭档多年的东关社区党委副书记崔建军说。
建中华药城时,工作量很大。有一天,周遂德从早上5时多到下午4时多都在走村入户做群众工作,顾不上吃早饭、午饭,回到家里就累倒在沙发上。家人看到情况不对,就立即拉他到医院诊治。半路上,他就休克了。他的小女儿周晓掐着他的人中哭着说:“爸呀,你醒醒吧!别吓我了!”在医院治疗一天多后,周遂德毅然拔掉输液管赶赴工地现场工作。
东关群众早已习惯了哪里有困难,周遂德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一个夏夜,突降特大暴雨,周遂德担心地处低洼地的村民,便叫上村“两委”成员一起去察看。他蹚着齐腰深的水挨家挨户地喊:“我在这里,大家别慌!”周遂德在帮助群众防汛中,膝盖被一截铁丝划开了一道口子,就用塑料袋简单缠了一下继续工作。事后,伤口被水泡得发白肿胀,多次感染,留下一个深深的疤痕。
“村里的发展,要始终超前一步。自己的生活,要始终落后一点儿。”多年来,每次出差,周遂德吃住都是最低标准。10多年前,周遂德积劳成疾,在郑州住院治疗一个多月。一些企业、村民知道后到医院看望,有的把钱塞到枕头底下。出院后,周遂德让家人把钱一一退回,实在退不回去的7500元,就存入村里的账户。
周遂德带领东关群众不仅“富了口袋”,还实现了从“物质翻身”到“精神富有”。他认准“文化兴村”这条路,以文化引领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隆重表彰优秀党员、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婆媳等100名先进典型,传递社会正能量,倡导文明新风。东关社区还成立了扶贫帮困、关爱妇女儿童等7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经常开展活动,使尊老爱幼、移风易俗等良好社会风尚蔚然成风。
多年来,周遂德身先士卒,团结了班子,凝聚了力量,带出了一个风清气正的班子、一个惠风和畅的社区。东关社区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称号,东关社区党委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49年间,历次村(社区)“两委”换届,周遂德都高票当选。群众说:“周书记,虽然也不想你这么辛苦,但东关离不开你。就是干到80岁,你也得继续干下去。”
他既无奈又幸福:“只要党和群众需要,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算把脊梁用断,也会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