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全磊 通讯员 刘汉民
皮肤黝黑,个头儿不算高,但看起来很硬实;国字形脸,长相不算俊美,但让人感觉一团正气。这就是蔚新举,现任襄城县公安局湛北派出所所长,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被授予全省公安机关“优秀中原卫士”称号。
2006年,他正式加入警队。15年间,他一直奋战在办案第一线。一次次千里奔袭、一次次风餐露宿,虽历经风雨,但他为民初心始终如一。他以“拼”为美,让群众感受到了“警察在,平安在;警察在,正义在;警察在,幸福在”。
勇者无畏不退缩
蔚新举加入警队,最开始干的就是刑警。在很多人眼中,刑警仗剑惩恶扬善,十分威风。其实,背后的辛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刑侦工作既辛苦又危险,每一次抓捕都是生与死的考验!”回顾从警生活,蔚新举说。他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的一次抓捕。
那起案件是一起搬家式入室盗窃案。此案中,犯罪团伙专挑无人留守的家庭,进入室内后,麦子、电视甚至被子,见什么搬什么,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5月的一天凌晨,蔚新举带队进行抓捕。在平顶山市叶县的一条公路上,他们围追堵截逃窜的嫌犯。他鸣枪示警,嫌犯却驾驶面包车径直向他冲过去。还好,他身手敏捷。
把嫌疑车辆逼停后,他第一个冲上前。没想到,3名歹徒举着撬棍、扳手砸向他。情急之下,他抬起左胳膊去挡。钻心的疼痛袭来,他手臂骨折了。趁此机会,歹徒作鸟兽散。
一战失败,但蔚新举没有放弃。3天后,臂打石膏的他毅然再次带队出征。看到他如此“拼”,战友们战斗力倍增。他们同心协力,成功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从警多年,蔚新举经历过太多危险,每次都是事后才感觉到害怕。虽如此,但他从不后悔。他说,案件侦破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充实感,能让他咧着嘴乐好几天。
智者善谋敢担当
从警15年,蔚新举参与和组织侦破过一系列大案要案,案值最大的是一起跨境网络赌博案。
2020年7月,蔚新举被抽调任专班负责人,全力侦破这起跨境网络赌博案。没办过此类案件,两眼一抹黑,怎么办?他虚心向兄弟省市的同行学习,向专家请教,并自购书籍,从典型案件中寻找启示和办案方法。
重任在肩,他一点儿也不敢放松。办案期间,他累计出差2个多月,最长的一次,连续在外32天。为寻找案件突破口,他曾连续23天每天只休4个小时。
“很多时候,办好案件,仅凭一腔热情远远不够,还需要智慧和谋略。”蔚新举说。为摸清犯罪流程,他自掏腰包注册账户,体验网络赌博的过程。他和战友辗转福建、贵州、广东等地,行程数千公里。犯罪嫌疑人出行,多用电动车。由于条件限制,他和战友只能骑共享单车跟踪。在近40℃的天气下,他们费尽全力,仍多次无功而返。结合实际,他制订出交替跟踪的方案,成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
白天累了一天,晚上他们还要蹲守。为不被发现,他们只能藏在绿化带里,忍受蚊虫的叮咬。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顺利摸清犯罪团伙的窝点位置和活动轨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冻结涉案资金2.1亿余元。
该案的成功侦破,受到公安部领导的高度肯定,也为兄弟公安机关侦破此类案件提供了经验。北京、四川等地的公安机关,都曾派人到襄城县公安局“学习取经”。
硬汉内心藏愧疚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蔚新举随时待命,随叫随到。破大案,他勇挑重担;抓嫌犯,他一马当先……在领导眼中,他堪当重任;在战友眼中,他有勇有谋。可在他自己心里,他一直觉着自己是“孬儿子”“糟丈夫”“坏爸爸”。
在外办案时,母亲因腰椎滑脱住院,他不能膝下尽孝。结婚12年,他跑遍全国抓捕犯罪嫌疑人,却没有陪妻子出门旅行过一次。队里有急事,他把年幼的儿子锁在家里,导致儿子哭得嗓子都哑了。每每想起这些,他内心都充满了愧疚。他想补偿家人,但总觉得没有时间。
2021年2月,因工作需要,他调离襄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任该局湛北派出所所长。他认为终于有时间补偿家人了,但想非所愿。派出所工作更加复杂,他不仅要一如既往办好案,还要为群众服好务。为带好队伍,他一“拼”到底,事事冲锋在前。为让群众少跑路、少花钱、少费神,他带头落实“马上办、周末办、下乡办”等举措。陪家人的时间更少了,他把愧疚埋在了心底。
“头顶警徽,很多时候,不由你不担当起来。”蔚新举说。他只能把对家人的愧疚,转换为工作的动力。用他自己的话说:“苦点累点不要紧,只要不让群众失望,啥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