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经济

看看您身边的集体承租住房安全吗?

现在地段好的房子价格太高,价格低的位置又远,单位、个体工商户在居民小区、村(居)民自建房为员工租用的集体宿舍伴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诞生了。狭小的空间挤满了人,电线乱拉乱接,没有消防器材,租客追求廉价,房东只管收房租……近年来,集体承租住房因为管理不规范,租客消防安全意识薄弱,造成了不少惨剧。集体承租住房的火灾隐患主要有哪些呢?

耐火等级低。集体承租住房大多“房龄”较高,木结构或砖木结构较多,发生火灾时燃烧蔓延速度快。

疏散条件差。大部分集体承租住房用作人员疏散的通道只有一个室内楼梯,紧急情况时,楼梯往往被烟火封堵。

房屋功能混乱。有些集体承租住房被用来经营小饭店、小浴室等,更改房屋使用功能后,火灾隐患随之增大。

安全隐患突出。有的集体承租住房既当卧室又当厨房,加之使用一些大功率电器,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消防设施缺乏。大多数集体承租住房处于城郊接合部和“城中村”,消防设施比较缺乏,发生初起火灾时,往往得不到有效控制。

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提醒,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集体承租住房所在建筑应指定一名消防安全楼长,楼长及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集体承租住房建筑内严禁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物业服务企业或使用单位、出租人应当在禁停区域醒目位置张贴禁停标识,并定期开展检查巡查。

集体承租住房电气线路的规格应当满足用电设备负荷要求,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安全疏散设施应保持畅通,不能堆放杂物。外窗、阳台上的防盗网应设置紧急逃生口。集体承租住房疏散楼梯间应能直通屋顶平台,如没有条件直通屋顶平台,房间通向楼梯间的出入口处应设不燃烧体隔墙和防火门分隔。

出租方必须在每层楼道内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或按照每一个承租户不少于1具的标准配置4公斤的干粉灭火器或相应灭火级别的水基型灭火器。建筑高度大于21m(含)的建筑,应在公共区域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保证保护区域全覆盖。建筑高度小于21m的建筑,应在公共区域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简易喷淋装置,并保证保护区域全覆盖。公共走道和每个居室应设置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

集体承租住房严禁设在地下室、半地下室,严禁与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设在同一建筑内。出租人、承租人不得擅自改变建筑原有使用功能。

出租人应当对公共区域的电气线路和消防设施、器材等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灭火逃生演练。承租人应当规范用火、用电、用气,确保消防安全,自觉参与各项消防安全培训和灭火逃生演练。

(张娅囡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