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道报别特

襄城县颍阳镇

“北大门”的蝶变

本报记者 武芳 通讯员 杜雯慧

交通出行井然有序、门店牌匾整齐划一、绿化管理到位、卫生保洁制度化……12月9日,记者在襄城县颍阳镇采访时,不禁为这个小镇“点赞”。

今年以来,颍阳镇强化提升服务水平,多措并举开展镇区环境综合整治。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镇区环境,竖起了襄城县“北大门”的良好形象。

今年4月份以来,颍阳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以示范创建引领,带动镇区环境提升的工作部署,在镇区选择了近500米人流车流量大、商铺门店集中的主要路段开展示范路创建活动;对损毁的路面进行重修,对道路两边进行绿化,并将辅道道牙更换成“S”形,方便商户车辆上下方便,在辅道上划定标准车位,引导群众规范停放机动车辆。

“以前这个街道上没有停车位的时候,老百姓出行放车不知道怎么放,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很被动。现在通过颍阳镇政府的努力,这里规范施划了停车位,也方便了我们以后对车辆的管理。”襄城县交警一中队的刘中立表示。

镇区环境的保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的文明习惯。如今行走在颍阳镇的大街小巷,村庄面貌变靓了,农家环境更美了,村民的健康卫生意识逐步增强。

为切实引导镇区居民积极参与镇区环境提升,颍阳镇党委、镇政府把养成群众的文明习惯作为主要抓手,经常对商户和居民进行上门宣传,印发致广大居民商户的一封信、倡议书,实行门前“三包”,开展文明商户评比,提升群众的参与热情。

“这里以前卫生环境不好,遇到大风天,到处是尘土,对生意也有影响,现在到处干干净净的,生意也比以前好了。”在颍阳镇做生意的商户马惠娜说。

近年来,颍阳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科学谋划、高位推进,从广大群众最急需、最关切、最直接的环境难题出发,立足实际,尊重群众意愿,循序渐进,不断提高镇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围绕‘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目标,我们将在全镇27个村(社区)开展集中攻坚行动,营造以村室、游园、健身广场、村内主干道、美丽庭院为示范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氛围,着力引导、发动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家园,不断提升全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颍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宇哲说。

乡村美不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时下,完善的管理机制、行之有效的模式、干群积极参与的热情,让颍阳镇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有效推进,而镇区的华丽转身,也为下步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