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正子 通讯员 杨继奎)为加快推进我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按照有关文件要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主管部门需要变更。12月14日,市教育局组织召开全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权移交工作会议。
会议要求,12月20日前完成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权移交工作。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迅速行动,与本级体育、科技、文广旅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民政部门对接,顺利做好移交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原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原办学许可证(正、副本)收缴工作,体育主管部门对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审批接收并办理新的许可证,科技主管部门对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审批接收并办理新的许可证,文广旅主管部门对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审批接收并办理新的许可证,市场监管、民政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经营范围(业务范围)、主管部门、机构名称等进行变更。体育、科技、文广旅和教育主管部门是同一单位的,依据本地设立、注销、登记的要素办理(办学许可证要分类别明确经营范围)。
会议强调,各部门、培训机构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双减”工作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权移交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加强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部署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权移交及近期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工作。
会议还传达了《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精神,要求各参会单位按照文件要求,做好接收和管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传达了《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我省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情况的通报》,并就“督办单”涉及事项进行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