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首班“许郑欧国际班列”,发车啦!

本报记者 高伟山

12月21日,满载许昌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出口欧洲物资的货车离开许昌保税物流中心园区。 本报记者 牛书培 摄

12月21日,许昌保税物流中心园区,16辆“海关监管车”整齐列队、整装待发。

随着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一声令下,首班“许郑欧国际班列”发车啦!

这意味着,“许昌牌”产品新增了一条直通欧洲市场的“陆上丝绸之路”。

当天首班开行的“许郑欧国际班列”,满载许昌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疗物资,从许昌开往郑州。到达郑州后,这趟班列将在郑州国际陆港重新编组,汇入郑欧班列“大部队”,以国家中欧班列图定线路开往欧洲。

今后,源源不断的“许郑欧国际班列”,将以许昌及周边地区为货源地,把更多企业的优质产品送上中欧班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许昌的外贸出口一直都是“杠杠的”,这其中少不了许昌传统产业——发制品业的功劳。今年前三季度,许昌发制品出口额实现100亿元以上。“双11”数据显示,“许昌假发”居全球速卖通海外热销榜第三位。

不过,许昌的优质产品遍及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生物医药等产业,而出口领域以发制品为主,不免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为优化许昌外贸出口产品结构、改善发制品“一枝独秀”局面,今年以来,我市积极争取许昌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在本地开展报关出口。

之所以选择许昌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是因为其出口业务十分庞大。该公司是浙江振德集团在许昌鄢陵投资的生产基地,出口业务原本在浙江总部。此前,该公司生产的大批口罩、防护服等物资,要运到青岛、绍兴、宁波等地出关。

为争取许昌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在本地开展报关出口,一方面,许昌市领导多次赴浙江总部对接洽谈。浙江总部决定自2020年6月起,以许昌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名义签订的新订单在我市报关出口。

另一方面,我市积极与河南物资集团对接洽谈。与这家企业洽谈,是因为郑欧班列是由河南物资集团与郑州市合作运营的项目。2013年时,作为河南“陆上丝绸之路”的承载主体,郑欧班列首次畅通了内陆河南直达欧洲的国际物流经贸陆路大通道,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了安全战略通道作用。

最终,多方顺利达成合作,“许郑欧国际班列”成功开行。这将进一步丰富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由“点对点”到“枢纽对枢纽”的服务内涵。今后,许昌更多的企业优质产品,将乘上中欧班列快车走出去,在物流、经贸、人文等方面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局。

对于企业来说,为啥要加入“许郑欧国际班列”?来听听“货主”是咋想的。

“货主”鲁光明,是许昌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对记者说:“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出口的海运费用猛涨,2019年年初时每个集装箱的海运费是3000美元,疫情暴发后上涨了5倍多,而且还没有船期,运力十分紧张,这对我们企业产品出口影响很大。”

“现在,‘许郑欧国际班列’的开行,让我们在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上获得双收益,每个集装箱的费用比海运节省了1000多美元,而且我们在鄢陵生产的医疗产品,只需拉到许昌保税物流中心即可发车,经郑州发往欧洲市场。”他接着说。

鲁光明还表示,他们会把许昌生产的产品全部放在许昌出口,并把收购、并购外地生产企业的产能也全部放到企业生产,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医用敷料生产基地,并加大在许昌的出口量。

有出口,有税收,有收益,才能实现多方共赢,做大发展“蛋糕”。

“许郑欧国际班列”的开行,是许昌市政府和河南物资集团携手合作的开篇之作。正如市长刘涛所说:“‘许郑欧国际班列’的开通,必将为许昌打造开放强市注入新动能。”

今后,我市将推动“许郑欧国际班列”不断加密开行班次,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的“陆上丝绸之路”国际安全战略通道作用,带动更多许昌产品乘上“中欧班列”、融入“一带一路”,共同建设开放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