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经

襄城县财政局筑牢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本报讯(张小娜)2021年,襄城县财政局在强力扩大财源、提升财力的同时,注重民生改善和养老保障,紧紧围绕“人人享有社会基本保障”的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筑牢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应保尽保”。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基础养老保险体系。为保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待遇,襄城县财政局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进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增资提标。2021年,襄城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标至每月110元/人,财政补助资金达2.14亿元,惠及城乡居民15万余人。此外,该局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资金、参保人缴费补贴、特殊困难群体参保缴费补助等经费也纳入财政预算。

保障制度日臻完善,养老措施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制度,襄城县通过精准扩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参保人群全覆盖。2021年,襄城县参保50万余人,其中缴费30万余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月105元/人提高到每月110元/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待遇逐年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襄城县不仅对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中的烈士遗属、领证独生子女父母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父母,在每月110元/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增加40元/人,还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按每年100元/人的标准代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费。

强化监督管理,养老保障运行平稳。襄城县财政局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明确基金拨付流程,制定年度用款计划。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社保经办机构每月根据发放人数和金额提出申请,经财政审批后拨付到社保基金支出专户,再通过代理银行拨付到领取人员的社会保障卡中,实现了社会化发放。该局建立定期与国库和社保经办机构对账制度,保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等绩效管理机制,强化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各项养老政策更好地保障和改善了低收入城乡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解决了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让老年人获得了更多实惠,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