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逆行勇士

——记援禹抗疫的长葛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司可

本报记者 黄延伟 许廷合 谭宜姝

“我已经到达禹州了,防控期间你就记着不要外出,照顾好自己和孩子。”这是长葛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司可,倒下前发给妻子的最后一条微信。

1月13日12时左右,禹州市第九轮全员核酸检测当天,已连续奋战6天5夜的司可,在为车辆进行消杀时,突感身体不适晕倒在地。此时,在禹州抗疫一线消杀车的工位上,还摆放着他未来得及整理的消毒记录表。

“我是共产党员,也是退役军人,关键时刻就要豁得出”

新年伊始,禹州市暴发了新的疫情。

从战斗打响的那一刻开始,万籁俱寂的城市,每一盏灯火背后,都有了一个“燃灯之人”的坚守。今年40岁的司可,正是其中一员。

1月8日17时,正在长葛一集中隔离点执行消杀任务的司可,接到了出征的电话。

“许昌市委号召支援禹州,条件可能会比较艰苦,你愿不愿意去?”

“我是共产党员,也是退役军人,关键时候就要豁得出。让我去,我现在向组织主动请战。”司可的语气,自信而坚定。

是时,司可因执行集中隔离点消杀任务,已经快半个月没有回过家。

“能够前往禹州抗疫一线进行战斗,虽然很辛苦,但是他很自豪。”1月15日,司可的妻子杜永宝回忆说,自全市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他再也没正常休息过一天,劝他歇歇的时候,他总是表示:“也不是我一个人忙,包括志愿者、警察和社区工作人员等所有人,都拼尽了全力。”

面对疫情“豁得出”,没有慷慨悲歌的豪言壮语,只有逆流而上的无畏选择。“平时工作中,司可从不论分内分外,事事冲在最前头,急事难事带头担,同事们也都习惯叫他‘拼命三郎’。”长葛市疾控中心主任徐学军介绍,“可以说,对于司可的这个回答,我们一点儿都不会意外。”

“我没事,歇一会儿还能接着干”

冬日的禹州,无情的北风呼呼刮过。

1月8日21时20分,司可随长葛市第二批援禹医疗队,赶至禹州市疫情重灾区夏都街道。

马不停蹄“第一时间”对回营车辆进行消杀,主动当志愿者到队伍保障点帮助分发物资,提醒队友注意安全、宣传防控知识……1月8日至11日,整整四天三夜,吃、住都在车上的司可每天连续工作超过14个小时,时间记录下他与病毒赛跑、与疫情较量的日日夜夜。

在连续完成四轮核酸检测任务后,1月11日晚,长葛市第三批援禹医疗队返回休整。

习惯了总为他人着想的司可,并没有真正地停歇下来,而是主动给自己加了“任务”。1月12日,在接到再次驰援禹州的动员令后,司可又一次主动报名。考虑到天气寒冷,他牺牲休息时间,连夜在手机微信群内为医疗队队员募捐暖宝宝。在他的动员下,12个小时内,他就为医疗队募捐到8000余个暖宝宝,而他自己却一夜未睡。

1月13日中午,司可在禹州市夏都学校照例对车辆进行消杀时,穿着防护服、背着30公斤喷雾器的他脚步突然踉跄。根据多年的从医经验,身旁的队友魏东泓觉察出异常,立即找来医生救援。虽然此时左胳膊和左腿已经失去知觉,但是司可还是对队友说:“我没事,歇一会儿还能接着干。”

不幸的是,这一次,司可食言了。因突发脑出血,司可“第一时间”被送至禹州市人民医院紧急救治。

“疫情面前,舍小家为大家的人太多太多”

“热心肠”,是认识司可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在长葛当地,司可还有着另一个身份——长葛市蓝天救援队队长。

2015年以来,司可曾先后率队参与鲁山挂鼓楼山地失联人员搜救、嵩山“驴友”失联人员搜救、白沙水库沉船打捞、长葛抗洪救灾等行动,做过的好事不胜枚举。2021年2月,司可获得“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同年10月,长葛市蓝天救援队被评为“河南省防汛救灾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忙,是杜永宝对丈夫的印象:发的微信总不回,电话打过来说几句就挂,说“现在正忙”。

因为疫情防控,妻子杜永宝无法来到禹州进行照护。两岁多的儿子吵着要爸爸,她只能把眼泪流在心里。“想他的时候,我就掏出手机,看看我们微信上的对话。”杜永宝说,“他经常说,疫情面前,总得有人顶着,舍小家为大家的人太多太多……”

1月15日,从医院传来好消息:在经过两次长达15个小时之久的开颅手术后,司可意识由昏迷状态转为模糊状态,虽然还没有度过危险期,但病情明显好转。

在这个漫长的冬天里,春天是我们唯一的信念。在这场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战“疫”中,为了让更多的人拥抱春天,有的人化成了春天。与他一同出征的尹新凯表示:“疫情仍然严峻,振奋精神,早日战胜疫情就是对司可最好的祝福。”

我们也期待,英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