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严格按照规范指南要求建设、管理隔离场所,做到“应隔尽隔”。
在此基础上,1月12日,禹州市决定开建6000间隔离板房,主要用于密接者、次密接者隔离医学观察。施工队伍昼夜不息,连续奋战,“就是希望早日取得抗击疫情胜利”。为了保障隔离人员的生活,隔离板房内设有独立卫生间,配备床、空调、淋浴、被子等设施及必要生活用品,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一个个生日蛋糕,一声声“生日快乐”,一句句暖心话语,一包包防疫中药……在全市各隔离点,这些充满温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上演,让许昌的这个冬日显得格外温暖,也再一次印证了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心中的千钧分量。
(七)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抗疫”战斗,没有硝烟,却残酷异常。城市封控,病患就医尤为迫切。
1月5日晚,禹州市鸠山镇大潭沟村孕妇冯曼曼即将生产,家人焦急万分。此时,禹州全域采取封控措施第3天,所有道路封闭。
疫情防控指挥部接到求助后,积极协调车辆、卡点,开辟生命“绿色通道”。一辆森林消防警用车辆,仅用40分钟将冯曼曼及时送到禹州市人民医院。
“患癌父亲每天必吃的靶向药用尽,每隔21天必须注射免疫针的日期已到,各项身体指标明显异常。”1月6日下午,禹州市浅井镇北董村村民李丹婷心急如焚。
接到求助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想方设法从河南省肿瘤医院购买药品,并协调各个道路卡口,“一路绿灯”将“救命药”从郑州送到禹州。同时,警车开道引导,及时将病人送至禹州市人民医院,让患者得到及时医治。
疫情防控期间开通的病患救治“绿色通道”,让群众看病就医没有后顾之忧,让抗击疫情的“战斗”有了更多温暖!
(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市场稳则人心安,食物丰则人心定。城市停摆、市场休市,群众吃菜怎么办?
疫情暴发伊始,许昌、禹州就将生活物资保障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调配、运输各类生活必需品,保障禹州人民群众日常生活。
1月9日晚7时,市商务局发出紧急通知:“立即组织企业准备15万份、每份30元的蔬菜包,明天送往禹州。”
闻“疫”而动,有令必行。胖子店、九弟、胖东来等企业积极响应,加紧分拣包装。
“晚上10点开会接到通知,11点开始调集物资,然后组织员工分拣,100多人连续奋战一夜,分拣蔬菜30多吨。”许昌胖子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卫红说。
经过连夜分拣包装,1月10日中午,一辆辆满载“蔬菜包”的卡车驶向禹州。当日下午,禹州广大群众陆续收到“蔬菜包”,纷纷在微信朋友圈“晒幸福”,用蔬菜摆出“禹州加油”“许昌必胜”等字样,“感觉生在中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九)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疫情猝然而至,因疫情防控需要,一部分人不得不滞留原地,停下了返乡回家的脚步。
他们中有滞留在路上的货车司机,有滞留禹州的建筑工人,有滞留在学校的莘莘学子……但滞留的是人,流动的是爱。
因为爱,货车司机“囧途”不“囧”——地方党委、政府一方面加快对他们核酸检测的进度,一方面组织干部、群众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热腾腾的包子、香喷喷的米粥,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禹州人民的温暖”。
因为爱,外地工人吃住“无忧”——协调采购防疫物资、定点保供的商超,专人专线专车运输,赠送棉大衣等慰问品,1576名滞禹建筑工人每天都能吃上热气腾腾的“放心饭”,感受着“许昌人、禹州人的善良、包容与坚强”。
因为爱,返乡学子平安到家——一辆辆运送学生回家的专车,根据学生家乡所在地,一个个“点对点、一站式”接送,最大限度减少他们与其他人员的接触,确保每名学生安全离校、平安到家,因为“我们也是家长”……
(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重中之重,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努力,全力护佑每一个生命,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构筑了全民动员、同心抗疫的坚固防线,凝聚了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磅礴伟力,彰显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经此一“疫”,我们更加懂得“人民”的千钧分量,更加懂得“人民”的伟大力量。
经此一“疫”,我们也更加坚信,只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将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