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干净平坦,直达农家;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安谧恬静;文化墙寓意生动,创意十足……如今,走进魏都区颍昌街道办事处崔代张社区,无论是乡间村落之中,还是田间地头之旁,清新、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以前这是一条垃圾沟,非常脏乱,气味也不好闻,我们都要绕着走。今年社区对垃圾沟进行了回填、绿化,现在成了村民休闲的好地方。”谈到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对村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在新建的景观带旁,崔代张社区居民史保增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崔代张是个涉农社区,处于许昌城乡接合部,常住人口有1300余人。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划,崔代张社区违规建筑、危旧房较多,严重影响了村庄面貌;加之生活垃圾乱扔、污水直排,整个村庄“脏乱差”状况一度比较突出。
“在持续深化的文明实践活动中,社区面貌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崔代张社区党支部书记王远超介绍,“根据市、区统一部署,自去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我们持续加大卫生死角和薄弱环节的整治力度,全面清理了残垣断壁、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杂草杂物等。根据社区基础设施现状,结合民情民意,在村庄规划、道路硬化、环境美化、全域绿化等方面整体考量,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们这里建设得越来越美了,新修的水泥路直接通到家门口,再也不是过去坑坑洼洼的土路了。”史保增笑着告诉记者,今年元宵节期间,他岳母过来走亲戚,竟然一时没有找到自家的门户,“过去家家门口都堆着不少杂物,那些杂物就像门牌。现在被清理一空后,家家门前干净整洁,社区又对村内主要道路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村容村貌的大变样让老人都迷了路。”
补齐短板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而经费有限的现状也是王远超头疼的难题。“人居环境整治事关居民切身利益,做好这个工作责无旁贷。我们的经验就是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王远超介绍,在去年房屋安全隐患集中整治行动中,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带头从自家拆起。同时,该社区通过召开党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广泛动员,在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中先后开展了3次集中行动,硬化路面近2万平方米,清理垃圾300余车,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极大改善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工程,要久久为功。”王远超表示,“下一步,我们打算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依托‘红色治理’实行门前三包和网格员保洁制度,让社区环境一直美下去,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