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平安许昌

长葛市人民检察院

推行“检察+社工”模式 助迷途少年回归正道

本报讯(记者 董全磊 通讯员 赵彩艳)去年11月,长葛市人民检察院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探索推行“检察+社工”模式。昨日,记者从该检察院获悉,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此项工作取得不错效果,16名未成年帮教对象精神面貌发生非常大的改观。

为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化支持体系,更好地从科学、客观、专业的角度帮助涉罪(案)未成年人,集社会力量共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1年11月23日,在长葛市妇联的见证下,长葛市人民检察院与长葛市幸福源泉社工服务中心正式签订《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协议》。

按照协议,长葛市人民检察院先后向长葛市幸福源泉社工服务中心委托16名未成年帮教对象。每周六是社工服务中心老师与未成年帮教对象见面的日子。对这些帮教对象,社工服务中心老师坚持“一个不落”。疫情形势严峻时,他们以网络视频的方式,坚持对孩子们进行帮教。

帮教对象走上歧途,其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此,对未成年帮教对象,社工服务中心老师坚持进行“家庭治疗”,努力让他们有更好的家庭环境。3个多月来,社工服务中心老师坚持开展多种类型的亲子活动,每期都要求至少一名家长陪同参与,通过团体心理游戏等,逐渐消融了影响帮教对象与其父母沟通交流的“坚冰”。

在具体帮教过程中,社工服务中心老师还积极用专业知识对帮教对象进行心理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和帮教对象的个人特征,提出专业的职业建议,为帮教对象谋划未来,让帮教对象有明晰方向。此外,他们经常组织帮教对象和家长一起到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公益活动,让帮教对象与小朋友一起画画、做游戏,培养帮教对象的责任意识和爱心。

社工服务中心老师细心帮教,对帮教对象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留守儿童之家的老师为留守儿童付出的太多了。我第一次知道身边有这样伟大的人,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名帮教对象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后说。

据统计,3个多月来,对长葛市人民检察院委托的16名未成年帮教对象,长葛市幸福源泉社工服务中心的8名老师先后进行家庭治疗64次、团体辅导 11次、传统文化学习4次、一对一心理辅导64次。社工服务中心老师还组织帮教对象参加公益活动2次,作为合适成年人参与在场讯问和庭审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