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亮出实招:
强源头创新,提出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惠创新主体,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
抓制造业攻坚,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促数字经济发展,推进5G规模化应用,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释放数据要素潜力。
“百年变局下,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全国政协委员、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礼进说,必须加强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
高质量发展要有科技含量,还要有绿色含量。
明确“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提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政府工作报告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部署,受到代表、委员点赞。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作为资源型城市,我们将加快城市绿色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铜陵市委书记丁纯说。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保障。
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政府工作报告系统谋划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精准施策,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暖——守牢民生底线 汇聚攻坚克难奋进力量
“盼望生育、养老、医疗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希望能够拓宽收入渠道”……几天来,一份份网民给两会的留言,传递民生热点,反映百姓心声。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一系列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
持续改善民生,回应百姓新期待——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
提升公共服务,拓宽发展新空间——
明确“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等,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等,“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教授谢德体说,一系列新举措着力解决百姓“身边事”“心头事”,凸显牢牢守住民生底线的施政要义,彰显温暖人心的民生关怀。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
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
新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毕力同心、苦干实干,以更高质量的发展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