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芳 通讯员 杜雯慧
“河岸加固美化了、道路干净整洁了、堆积15年的垃圾场清理完了……”日前,襄城县汾陈镇北崔庄村77岁的老干部高贷,细数村里近一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连连称赞。
北崔庄村位于汾陈镇东北部,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在村中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和儿童。以前,村内的道路多为断头路,且75%以上为泥土路,村庄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看到别的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北崔庄村的干部群众也热切地盼望着自己的村子变得美丽宜居。
为改善该村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村“两委”多方考察,积极谋划,于2020年12月制定了下水道修建方案,计划修建下水道2120米,2021年8月开工修建;截至目前,已修建完成1850米,占总工程量的87%,建成后,将彻底解决村里的排水问题。
“俺庄以前都是坑都是水,人出去不好回来,回来不好出去。但是现在,你看看俺庄的路修得又平又光,跟城里都没啥差别了!”提起村里的变化,北崔庄村村民崔得喜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沿着北崔庄村的主次干道一路走来,村里的大小街道干净平整,周边还配套建设了标准化下水道。
不管是修路还是配套下水道,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北崔庄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从哪里来呢?
原来在2020年12月底,北崔庄村村民自发组织了一个农村发展基金会,村里的党员、老干部、群众以及在外的务工人员,自发捐款四五十万元,而这笔钱就用在了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目前基金会筹集到的资金百分之百都已经用到了改善基础设施方面,人居环境牵扯到各家各户,每个村民都想把自己的村庄建设好。”北崔庄村党支部书记高举说。
为合理有效使用捐款,村党支部结合村情实际,向农村发展基金会出具具体实施项目的报告及方案,经农村发展基金会审核,并经总捐款人数的2/3同意后,再将款项支付给施工方。
“下一步,我们还将依托农村发展基金会,紧抓文化建设,逐步为群众购入健身器材,成立篮球队,组织篮球比赛,将群众的捐款全部用到实处。”高举说。
热情高涨的群众,不断蝶变的村庄,如今,一副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正在北崔庄村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