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走了,走得匆匆,使亲人悲痛不已;父亲走了,走得安详,母亲和我们兄弟三人都在身旁。2021年7月8日7时35分,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1岁。父亲的去世,留给母亲和我们的是永久的想念和无尽的哀思。父亲平凡一生,真诚待人。
父亲生前一直生活在郏县农村老家,党龄将近50年。父亲的一辈子耿直善良,认真负责;热爱事业,对党忠诚 。父亲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那时,国家一穷二白 ,百废待兴。 父亲与同龄的大多伙伴一样,童年时光虽然生活贫穷,但成长在新中国农村的广阔天地,也乐趣无穷。青年时代,父亲有过远大理想,也有过美好向往。然而,父亲最终还是与他的父辈一样,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20世纪70年代初,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热衷学业的父亲无奈从学校回归农村,正式开始一生的农民生涯。由于品行和学业优秀,所以父亲回到村里就被大队党支部发展为党员,并担任了队里会计的职务。父亲由此正式开始了他的农村基层大队干部岁月。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正是中国大变革的时期,广大乡村到处充满生机,人民群众干劲十足。这也是广大农村大队干部最繁忙的历史时期,这段时光注定是农村大队干部可载入史册的光辉岁月。他们发扬艰苦朴素、认真负责的精神,不仅推动了我国农村分田到户政策的完善落实,而且为国家改革开放顺利进行,起到了和谐稳定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分田到户。那段岁月,已经是生产队长的父亲每天都是忙忙碌碌,一心扑到工作上。他和其他的大队干部们一起,每天在田地中穿梭,丈量土地,统计数字,一分一厘,公平细致。待到丈量完毕,便召集每个家庭当家的成员集中在一起,开始用大家公认的土办法——抓阄来分田地。当时的年代,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乡亲们精神饱满;虽然贫穷,但人与人之间亲切而真诚。父亲是队长,所以每次队里开会我们家就是会场。父亲首先把全队的家庭代表召集起来,大家到齐后,开始宣布开会的注意事项,一切就绪,开始进行抓阄。父亲首先拿一个大瓷碗放在地上,接着,帮忙的大队工作人员当着大家的面用小纸把阄做好,写上数字,然后把大小一模一样的小纸团放进瓷碗。为了显示公平,父亲会用长满老茧的手放在瓷碗里胡乱搅拌一下,最后便让大家抓阄。大叔大伯们井然有序地开始拿阄,这时父亲会站在后边,关注着抓阄过程。等待大家都取完阄,他才上前把手伸进瓷碗拿起最后一个。 最后,遵照结果,开始实施分配。抓阄具有偶然性和风险性,但是对大家来说,抓阄是公平的。所以说,这种看似简单的方法是公正的象征,彰显了群众对大队干部的信任,也使父亲与同事们问心无愧。
父亲是善良的。父亲任职大队秘书时事务烦琐,村里的印章平时都是他保管着。农村人当兵上学结婚迁户口,都需要村里盖章。我们村人口比较多,有3000多口人,所以村里人平时找我父亲盖章的络绎不绝。当兵、上学、结婚都是好事,只要合规,父亲从不难为乡亲,一概办理。但是也有家庭生活不和谐的乡亲来找,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闹离婚,于是就找父亲开介绍信盖章办离婚。往往这时候,父亲就会找理由拖延他们,先让他们冷静下来,然后想方设法耐心地调解矛盾。一般最后经过父亲的开导劝和,他们便重归于好,离婚的闹剧也就结束了。往往这时,父亲也就无需开介绍信盖章了。有时候,拖延也是一种智慧。
父亲一生对党忠诚。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大队干部干事认真负责,每天必须一大队部碰头商议村里的点点滴滴,时刻会通过大队部屋顶的高音喇叭认真准时地向群众传达上边的工作动态。众所周知,农村大队干部是不在级别的,工资不多,然而分内的事却是最烦琐。即便如此,父亲忠诚担当的事业热情却是不减,每天劲头十足地忙碌着。那段岁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时刻,为了让老百姓能及时知道国家政策信息,村里大队部屋顶的高音喇叭便成为农村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当时作为大队秘书的父亲每天抽出时间整理报纸上党的方针政策,然后在大队的音音喇叭上宣读,以便让群众及时了解国家的改革动态和时事信息。
父亲对事业的热爱体现在方方面面,在父亲心中,大队部也是家。记得我8岁那年,农历腊月二十八,父亲早早起床,叫醒睡梦中的我,让我和他一起去贴春联。他端起昨晚打好浆糊的浆糊盆,让我拿着几副准备好的春联,随他向大队部走去。腊月天气,早上寒风刺骨。来到大队部院内,父亲先把院内几个贴春联的地方清理平整,然后开始抹浆糊,接着把选好的春联贴上去,我负责递工具,父亲细致而小心地把春联平整地贴在门框上。在寒风嗖嗖中紧张忙碌了一阵儿,便把每个门的对联张贴完毕,门框上红红的对联、黑黑的墨字,却显得格外温暖、格外鲜艳、格外喜庆。年味浓浓,欣喜之余,父亲给我读起了春联:春满九州,大庆欣逢卅五载;人迎四化,小康定看两千年……时至今日,我仍能感受到父亲当时那种对事业和美好前景的无限憧憬。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乡镇企业崛起,农村大力发展经济,年轻人纷纷登台展示,基层农村“两委”也走马换将,曾经为改革开放建设作出贡献的农村基层村干部们纷纷让位于激情四射的年轻村干部。已是村主任的父亲也主动辞去了他热爱的基层工作,结束了他大半辈子的农村大队干部岁月。回忆父亲的基层岁月,他曾经被选为县、乡重要会议代表,他曾经被评为县、乡优秀共产党员……父亲把人生的美好岁月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农村基层工作。
父亲每天任劳任怨地操劳,却忽视了健康。59岁那年,他突发脑溢血,虽抢救及时,却留下了后遗症。在母亲的精心照顾和各位亲人的陪护下,父亲顽强地与病魔斗争了12年。父亲把人生的美好岁月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农村基层工作。父亲的一生,个人干净、对党忠诚、团结群众、为公为民。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父亲一生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给我们弟兄三人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在我们弟兄心中,父亲是伟大的、是崇高的。
父亲永远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