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炜华 文/图
近日,许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收到了一面特殊的锦旗。110岁老人因摔倒导致左髋关节功能障碍,需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该科成功挑战高龄“禁区”,为顺利实施手术保驾护航,该患者术后无不良反应,3日后即可在旁人搀扶下下床行走。该患者家属喜不自胜,专程制作了锦旗表示感谢。
“其实,我们为高龄老人护航手术已成为常态。”该科主任康西斌指着第二日手术排班表告诉记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因不慎摔倒导致骨伤或因其他疾病需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越来越多。记者看到,在12台手术中,仅70岁以上患者的手术就有4台。
记者了解到,在医疗界有个共识:手术医师治病、麻醉医师保命。为30岁以下的患者进行手术时,外科的重要性占70%左右、麻醉科约占30%;为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手术,两个科室对高龄患者围术期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会发生反转,麻醉医师对麻醉手术风险管理承担的责任占到70%。
大到肿瘤癌症、器官移植,小到无痛胃肠镜、拔牙医美,应用人群从胎儿、新生儿到百岁老人,麻醉解决了外科手术“不敢”和“不能”的问题。“没有麻醉医师给外科医师保驾护航,外科医师很难干净漂亮地完成一台手术。”康西斌说,在外科手术中,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可能瞬间变化,这需要麻醉医师用血管活性药、调整呼吸参数等进行调节,以确保患者能够在手术的“创伤”中活下来、活得好。
很多人认为,麻醉就是给患者“打一针”。康西斌说,相同的麻醉药物和技术,不同的麻醉医师运用的结果也不同。麻醉医师要把各种药物和方法都研究透彻,在患者进行手术时,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给出最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从而让患者在术中毫无痛苦、在术后安然醒来。
康西斌告诉记者,为了顺利为这名110岁的老人进行手术,在术前多学科会诊时,康西斌将方案中原本的半麻改为全麻。“全麻状态能减少患者术中的痛苦,但也为麻醉医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康西斌承担了为本台手术实施麻醉工作的重任。
“厉害的麻醉医师不是能掌握给药剂量,而是在为出生不久的婴儿、耄耋老人等身体脆弱的患者接受‘救命’手术时,保证他们的生命体征。”康西斌说,麻醉医师不仅能救命,还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以前麻醉医师只关注手术过程中的几个小时。现在,我要求我们科的医师从患者入院前期就开始介入。”康西斌说,一方面,只有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在麻醉方式的选择、镇痛方式的选择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控制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另一方面,更多地与患者和患者家属交流,能更好地建立起医患之间的信任,可以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以说,在许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麻醉已从单一为手术患者实施麻醉转变为一门围术期学科,为更多手术患者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