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起,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3月28日已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社会和家庭的未来与寄托,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同在生命中播下一粒安全的种子,对孩子本身及家庭成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关于中小学生,都有哪些消防安全问题需要注意呢?
1.学会拨打119报警电话。家长应告诉孩子,如果遇到火灾事故,一定要及时拨打119,并找身边的成年人求助,不要自己扑火;尽量说明具体地点、起火部位及火势大小等情况。
2.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消防安全知识,不要随处乱丢打火机、火柴等物品;要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安全出口、什么是疏散通道、哪些物品不能乱碰;要叮嘱孩子不要玩火。
3.家长、老师一定要带孩子参加一些社区、学校、消防部门等组织的消防体验活动,让他们在体验火场逃生的过程中感受火灾的危害,增强孩子的消防安全意识,正确掌握逃生技能。
4.家长、老师和孩子可模拟火场逃生的过程,让孩子掌握逃生自救的本领;逃生时,不要搭乘电梯,要放低身体,沿着疏散指示标志进行撤离。
5.家长一定要看管好家中的小孩,教育引导其注意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年幼的孩子不要远离父母的视线,不到河边、冰面玩耍,不要高空抛物等。
6.引导孩子尝试画一张家庭、学校的疏散逃生图,摸清自己身边环境的逃生路线。一旦发生危险,孩子可参考自己疏散逃生图的位置准确逃生。
此外,学校要对教职工进行消防培训,让每一名教职工学会正确疏散引导、扑救初起火灾、逃生自救方式方法等消防常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帮助自己和学生逃生;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并指派专人定期检查、更换,保持完备好用;严禁在学校内违章乱搭电线,经常检查学校水、电、气等设备,保证学校不因电路问题和电器故障等引起火灾;对校园内的火灾隐患进行自查自检,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张娅囡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