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校远 魏新傲 通讯员 尚倩
学校精进,聚心提能、守责尽能;教师善教,以德立身、以德育德;学生乐学,立德成人、立志成才……近日,记者走进“许昌市文明校园标兵”市兴业路小学,近距离感受这所创文路上的标兵风采。
市兴业路小学创办于1965年,原名许昌市郊李庄小学,2019年5月更名为市兴业路小学。目前,该校有27个教学班级,共有1500余名师生。
几年来,该校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为主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秉承“生活教育育人,文化传承立校”的理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奋勇担当冲锋“疫”线,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把文明风尚播撒传唱……
党史教育 厚植精神文明沃土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党工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关通知和部署要求,该校坚持从学校整体出发,制订了可行有效的《市兴业路小学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同时,盘活各类资源,丰富学习活动形式,以“看、说、听、读、写、行”六大方式,积极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全校师生学好、用好党史,提升思想感悟,筑牢为民初心。
1.党员做先锋,践行初心和使命
在党史活动中,该校组织党员教师带头学党史,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用自学与小组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做好“学习强国”的日常学习。学校办公室积极做好微信平台“党史百年 天天读”学校公众号宣传的工作,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该校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有计划地安排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党课开讲”等活动,穿插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党史知识竞赛等环节,进一步帮助党员将党史学习真正地融入日常生活。2021年4月,该校积极组织党员教师参加“红旗渠精神”基地培训学习班,接受红色精神洗礼,锤炼党性修养,提升能力素质,强化使命担当,更好地践行初心和使命。
该校还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全体党员、学校班子成员分为四个小组开展学习活动,主题主要为讲党史故事、讲英雄人物、讲中国精神、朗诵红色诗歌和红色家书。通过活动的开展,每个学习小组每月上交学习记录表,小组成员及时做好学习笔记,每名党员真正地做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每名党员通读《中国共产党简史》,提前制订学习计划,扎实、有序开展党史学习,及时书写学习笔记(每月不少于20篇)并于学习结束后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感悟。
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该校党支部党员教师以“帮扶结对”的方式,在前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党员与学校学困生、留守学生、残疾学生的结对帮扶制度,一对一地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市兴业路小学,每名党员要做到五个“必须”,每名骨干教师必须帮扶一或两名学生和一或两名青年教师;非骨干教师必须帮扶一或两名学生;每周必须与学生谈心一次;必须每学期与家长交流一次;必须在学期末走访慰问一次。通过具体的行动,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享受幸福童年。
2.学生是主体,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为抓好学生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该校德育处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全校学生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依托宣传平台学习红色经典。该校依托升旗仪式、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平台营造红色学习氛围,扎实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升国旗仪式、入队仪式,强化佩戴队徽、红领巾,强化国旗敬礼等仪式的庄严感,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红色书籍《红岩》《小兵张嘎》等,观看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赤胆忠心钱壮飞》《中华儿女》等,聆听红色党史故事《抗日英雄王二小》《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使学生在红色经典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借助主题节日加强党史教育。该校开展了“学党史、祭英烈”清明节活动、“学党史、敬劳模”五一劳动节活动、“小小中国梦、深深爱国情”“五四”红歌比赛活动、“童心传薪火,强魂扬国威”运动会、“童心筑梦起航 艺展百年辉煌”六一儿童节活动等,借助各个主题节日加深党史教育,让学生在党史学习中致敬革命先烈,感受革命精神,传承革命薪火。
创新载体活动,厚植红色基因。该校积极开展“童心向党——少先队员讲党史”“爱国爱党爱家乡”“党员爸妈进课堂”等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铭记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感悟党的初心使命,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学党史、做先锋”手抄报活动、“爱党爱国爱家乡”演讲比赛、“学党史、讲党史”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此来增强党史学习教育效果。
奋战“疫”线 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该校党支部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迅速组织党员教师参与一线战“疫”,为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大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教育保障。
1.高效部署抓落实
疫情期间,为确保学校顺利开学,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该校第一时间印发了《市兴业路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对组织协调、宣传引导、纪律监督、后勤保障等作了详细部署,人员值班、摸排管控、物资联系、信息收集上报等各项工作紧张有序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全面落实。2020年4月26日,开学复课期间,该校疫情防控严格有序的工作被中央电视总台二套提名点赞后,陆续被河南电视台外联部、许昌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等媒体争相点赞报道,为许昌市乃至河南省的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2.迎难而上显担当
一个党员一面旗。防控之初,该校党支部迅速组织党员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自2020年2月17日以来,共有20名党员、60多名教师志愿者轮番驻守学校,对校园环境进行消杀,制作、更新各类疫情宣传版面,为疫情防控工作的精准开展发挥了决策、参谋、助手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的一个个班主任,他们有些虽然不是党员,却都在向党员看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组织表达赤诚之心。学校全体班主任积极主动向家长宣传疫情防控指南和防控排查工作,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在面临严峻考验的危难之际,“兴业人”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担当。
3.心理疏导是关键
该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疫情之下则显得更为重要,为了更加准确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防止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心理疾病和突发事件,提高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一对一辅导,家校联合“特殊家访”、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倾听学生内心世界,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好心态。
在心理辅导分享课上,该校选取充分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心理教育题材,比如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心理疏导”“勇敢面对挫折”“阳光心理,健康成长”等为主题,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该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孙萌还根据各班的统计情况,并制订辅导计划表,定期、定时、有序地对重点学生个体进行以心理放松活动、沙盘游戏、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心理疏导。
疫情期间,该校通过电子屏、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周一国旗下演讲、心理健康手抄报、心理漫画比赛等宣传方式,对全体师生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各班举行“争做抗疫小先锋”主题队会,引导学生在疫情特殊时期要学会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和社会。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保证了师生的身心健康,为顺利展开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志愿服务 播撒传唱文明风尚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该校党支部在高标准建设党组织的基础上,把党建工作融入工会建设、共青团建设和少先队建设等各项工作。目前,该校组建近200个雏鹰假日小队活跃在社区和游园广场,3个青年志愿服务队月月有行动,把文明风尚播撒传唱。
1.穿上“志愿红”,勇当“守护者”
物资捐赠暖人心,抗灾帮困显真情。2021年,“7·20”郑州暴雨让河南多地出现严重内涝,泄洪区周口市扶沟县部分民众被安置在许昌市鄢陵县,急需隔热垫、凉席等物资。该校闻讯后,迅速号召全校师生为泄洪区灾民进行捐赠。老师、学生、家长以及附近的居民纷纷来到学校,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捐赠有限,爱心无限。
2022年3月,春寒料峭,细雨蒙蒙。许昌市疫情防控实战演练及新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为充分发挥“文明校园标兵”模范带头作用,助力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完成,该校积极响应号召,全体教职工分别向各自所在社区报名,主动投身战“疫”一线。“兴业人”将教育初心和志愿服务精神发挥到疫情防控的战场,科学有效保证了区域核酸检测的快速高效完成,真正构筑起一道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站上讲台,我们是学生的‘引领者’;穿上‘志愿红’,我们是城市的‘守护者’。从教学一线到战‘疫’一线,从教书育人到社区基层服务,变的是工作任务,不变的是教育人的工作热情和担当精神。”该校校长常丽娟的话掷地有声。
2.弘扬文明精神,争做文明天使
该校的志愿服务活动还结合学生实际,以少先队为阵地,积极开展文明劝导、扶老助残、环保低碳等志愿服务活动,普及志愿服务理念,营造人人参与、个个支持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从而促进了学校创文工作的深入开展。
以全市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开展环境清洁、环保节能志愿服务。该校广泛开展清洁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组织师生到周边社区、广场、公园等场所擦拭公共设施,清洁卫生死角,劝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同时组织师生到河湖水系发放“珍爱资源保护河湖”宣传页,学生还将自主设计的环保袋发放给市民,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生活习惯,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此外,该校以关爱空巢老人、残疾人为重点,大力开展扶老助残、便民利民、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不定期组织师生到福利院、社区开展慰问志愿服务,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障儿童送上温暖。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兴业”校园里明礼守礼蔚然成风,向上向善力量攒聚涌动。该校先后获得“河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河南省‘护苗’工作示范站”“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许昌市名校”“许昌市精品学校”“许昌市文明校园标兵”“许昌市市长教育质量奖先进学校”“许昌市阳光校园”等荣誉称号。
“精神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文明校园建设永远在路上。”常丽娟说,“在新时代下,开拓进取的‘兴业人’将紧紧抓住新机遇、面对新挑战,传承文明,载道远行,奋力书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