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校远 任佳琼 通讯员 王洋 张苑新
“美德重在养成,文明贵在行动。” “文明校园”是文明创建的根源,担负着树人为本的教育初衷,助推校园真正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
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以体、音、美、书法等专业教育为特色的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拥有30年艺术特色办学经验。在许昌市教育部门“建强党建、高质发展、综合改革、坚守底线”的总体思路指导下,该校坚守教育职责,持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艺术特色教育,成为许昌艺术特色高中的一面旗帜。
乘着文明创建的蔚然新风,跟随着教育改革的大潮,踏着新时代坚定步伐,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在该校党委书记何军卿、校长闫大龙及学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带领下,坚毅开拓、与时俱进,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一所品牌突出的特色名校,先后获得 “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小学国家级舞蹈传统项目学校”“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校”“国家首批规范化汉字书写先进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省级国防教育示范校”“河南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许昌市中小学党建示范校”“许昌市文明校园(标兵)”“许昌市素质教育示范校”等荣誉。
近日,记者走进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跟随学子们的读书声,感受校园浓郁的文明氛围,谱写文明创建的美好篇章。
“真善致美,向美而行,培育师生美好心灵;知行合一,明礼修身,培育师生言行雅正;各美其美,美美共荣,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培育志美行厉青年。”该校党委书记何军卿表示,在新时代教育追求的指引下,该校秉承“善致美、精粹生命”的教育理念,将文明创建提升到应有高度,精心谋划、科学管理,“跟得上、拿得下、有亮点、能争先”,通过“党建引领、思政铸魂、文化润心、实践创新”四驱并行,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科课堂,全力为国家培育新时代合格接班人。
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 夯实文明校园创建之基
该校领导班子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将文明校园创建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何军卿担任组长、校长闫大龙担任副组长的“文明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切实做好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
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周密部署,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评比、有总结表彰,同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位教职员工。
该校推行民主管理和校务公开工作,党、政、工、团共抓文明创建工作,党委在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党建品牌,为文明创建提供了政治保障;工会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和文明教师、文明办公室等系列创建活动,发挥了群团组织在文明创建中的推动作用。
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中,该校紧扣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优美环境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的“六好”标准,推进创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党建引领 深度融合
推动创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该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强党建、高质发展、综合改革、坚守底线”的总体思路,紧扣学校实际,采取有力举措,在着力提升各党支部要素化、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水平上下实劲、求实效,不断夯实创建“五好党支部”工作基础,打造“1243”党建模式: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特色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心,聚焦“标准化建设强基础,品牌化建设强特色”两个方面,在“四三”工程建设上狠下功夫,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丰富党建工作内涵,拓展党建工作外延。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该校党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该校大力落实“党建+”工程,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各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更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突出,在教育教学一线、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重大工作中冲在前、干在前,充分体现了、实现了党建高质量引领特色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文明校园创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崇德尚能 强基固本
打造“德教双馨”教师队伍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校大力推动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打造“369”教师成长工程、“357”教学模式,建成一支学科齐全、专业结构合理、教学方法独特的专业教师队伍。
该校关注教师成长,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每学年,该校都会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新学期开学初,由学校主要领导对新入职的教师开展岗前培训,详细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和现阶段高中生生理、心理的基本情况,让新教师能尽快从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身份,尽快了解校情学情,缩短角色转换期。该校每学年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到校举办8—10个学时的讲座,针对新入职教师的成长需求,引导他们加深角色认知、做好职业规划。
班主任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者,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因此,一方面,该校开设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道德、业务引领课程,帮助班主任准确认识自我、认清职业定位、完善生涯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学校给予他们人际沟通方面的具体指导,使之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网,愉快地从事教育教学。
同时,该校充分重视教师思政工作,多维度打造健康、阳光、富有活力的思政、德育团队。该校党委落实班子领导带头抓思政教育、带头上讲台讲思政课的主体责任制度,明确了新时代党对思政教师“六个方面”要求,把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思政课的必要目标,全力培育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深化改革 实践创新
精品化教育搭建成材“立交桥”
该校坚守“办规范加特色教育,育合格加特长人才”的理念,倾力打造创新型学校,实施“1345”育人工程”,不仅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品行习惯和专业技能,而且关注个体的生存与未来发展,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在新的高考改革背景下,针对学生实际基础和需求各异的现状,该校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的前提下,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日语小语种试点教学改革工作,帮助学生快速提升外语成绩,提振学生的升学信心。 “ 这种‘1+1’办学2.0模式中,第一个‘1’指合格的文化基础知识,第二个‘1’指学生专业课程。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爱好,适时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来实现学业理想。”该校分管教育教学、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武帅超表示,该校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打造个性化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评价方式和升学渠道,培养学生专业及非专业特长,为不同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该校不断拓展专业课程设置。30年来,经过不懈的专业探索,书法、篮球、声乐、钢琴、素描、速写、色彩等专业特色教学已成长为许昌市高中阶段教育的优秀代表。该校以优势专业为引领,充分带动艺体其他小项的发展,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五指合拢出重拳”的艺体特长集聚优势。
在教育改革中,该校一直开拓创新,大步向前。2019年下半年,该校成功加入了许平汝漯高中学校发展联盟,和联盟内的多所学校在校园文化、师德师风建设、教学管理、德育管理、教师研修、师生交流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合作,实现了联盟校间的全方位深度融合,更加坚定了特色发展的信心和勇气。下一步,该校还要与国内其他体、音、美、书法专业突出的学校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得到国内外大学的专业支撑,定向培养优秀学生,推动联盟教育多边合作机制创新发展,构筑学校发展的“黄金支点”,成为国内重点名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该校积极探索精品化教育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科学施策,架设学生成长的“立交桥”。根据生源逐年增长的实际,该校采取精品化教学,既有利于发挥班级授课优势,又能兼顾个别学生的个性发展;既方便教师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又能充分保证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该校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应用分层教学策略,真正地关注每一名学生,注重学生成长的过程评价,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各展其长,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在成长赛道上快速奔跑。
真善致美 立德树人
特色德育激发学生生命潜能
育人贵在立心,树人重在铸魂。该校着力推行五大艺术特色德育活动,即“艺术特色课程体系”“精粹生命主体课堂”“德育套餐品牌活动”“激情四射活力社团”“书香校园环境文化”,坚定地将艺术特色与德育创新相结合,打造美的课程、美的课堂、美的德育、美的社团、美的校园,帮助学生挖掘生命潜能。
在“真善致美、精粹生命”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该校组建了书法社、体育社、动漫社、摄影社、英语角、校园乐队、合唱团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学生社团组织,利用每周一下午第三、第四节课开展活动。该校优先改善社团活动场所,保证活动时间充裕,明确指导教师,做到了人员、场所、时间、经费“四保障”,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艺术特长。为适应特色教育的需要,近年来,该校还新建、改建了书法室、地理专用教室、历史专用教室、AI智能教室、音乐舞蹈演艺厅、专业琴房、舞蹈房等,为特色教育提供优质的硬件支持。
该校承办了许昌市“成长杯”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摄影大赛、中国中西部青少年篮球锦标赛、NYBO青少年篮球公开赛、河南省“晨光杯”中学生运动会、许昌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许昌市教师合唱团展演等艺术体育赛事,举办了间周音乐会演、师生书画展览、广场文化活动、特色教育成果展演、元旦师生联欢会、迎新生文艺会演等多种活动,积极参加河南省中小学“墨香书法展示”活动、河南省“百首红歌接力唱”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发展平台,让学生在创造美、表现美的“激情岁月”中找到成功的自信与快乐。
激情飞扬的“七十华里远足”,每日坚持的“阳光大课间密集型跑步”,典雅隽永的诗歌诵读,鼓舞人心的成人礼仪式……多彩的活动和多元的评价,成为许昌市艺术体育特色教育的品牌,使莘莘学子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健全的人格,不仅在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走出校门后光彩夺目。
该校还以省名校长、名专家、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在多位国内知名专家的引领下,以由文化课、体音美艺术专业课、校本展演课程、学生实践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组成的学校艺术特色课程为支撑,着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挖掘生命潜质。
“文明创建的过程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全面提升、管理制度日益完善、教学科研全面升级、师生文明程度整体上升、学风校风日臻醇厚的过程。”该校校长闫大龙表示,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全体师生将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党组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以特色教育为引领,薪火相传,青蓝相继,不断探索,力求创新,准确把握新时期的新特点、新要求、新挑战,把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得更高,把精神文明的旗帜举得更高,在更广阔的素质教育跑道上跑得更快,续写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