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2022许昌两会专页

《政府工作报告》之成就回顾篇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许昌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疫情汛情灾情的严重冲击,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难中求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1.千方百计 稳定经济增长

●坚持“项目为王”,推进“三个一批”,创造性开展“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获评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省辖市;23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50亿元

●工业投资增长20.7%,市场主体达到35万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31亿元

2.有力有效 应对疫情灾情

●科学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扎紧“四个口袋”,严格源头管控,做好人、物、环境同防,在最短时间内把疫情“圈住封死、捞干扑灭”。完成新冠疫苗接种850万剂次

●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立即启动防汛一级响应,举全市之力抗洪抢险救灾,守住了不发生人员伤亡的“金标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一揽子政策措施,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全面保障。紧急避险转移安置群众16.6万人

3.强力推进 产业转型升级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加速构建“633”工业体系,突出抓好领军企业培育,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4.3%,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1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省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实现零突破,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超过2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9家,智能电力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新增信贷投放228亿元,完成直接融资199亿元

●上云企业新增3016家,5G网络实现县城以上城区全覆盖

4.统筹抓好 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郑许一体化,郑许市域铁路(许昌段)即将建成,许港产业带发展规划获批,许昌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和郑汴许“黄金三角区”纳入省重点工作,许昌从郑州都市圈“南大门”成为“核心区”

●大力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城市更新行动,367个项目完成投资499亿元

●集中开展中心城区房屋安全隐患整治,拆除隐患建筑700余万平方米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投入财政资金5.65亿元,完成扶贫项目383个

●粮食生产在受灾之年再获丰收,总产达到289.7万吨

●改造农村户厕6.5万户,改建提升农村道路153.5公里,创建省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55个

●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获得国家批复,所辖县(市)全部进入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

■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655.4亿元,总量保持全省第四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9.1亿元,增长8.3%

■完成进出口总值254.6亿元,增长88.6%,增速全省第一

5.持续加强 全域生态保护

●优良天数达262天,提前27天完成省定目标,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100%

●加快实施“无废城市”建设,55项试点指标全部达标,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年度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城市

●完成绿化11.4万亩,建成“果树进村”示范村57个

●稳步启动“双碳”行动,9家电力企业上线全国碳市场交易系统

6.坚定不移 深化改革开放

●纵深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稳妥推进市属国有投资公司市场化改革、巡游出租车改革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9个医共体挂牌运行

●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批复实施,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中欧(许郑欧)公铁联运国际班列发车运行

●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均占比99%

●新签约项目290个,累计到位市外资金763亿元

●持续扩大对德合作,新签约对德(欧)合作项目10个,新落地项目8个

7.倾心倾力 保障改善民生

●顺利完成省、市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2.6%

●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万人

●实现医疗保险市级统筹

●超额完成省定棚改任务

●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6所、中小学20所

●积极推进17个医疗卫生重点项目

●获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统筹抓好扫黑除恶、信访维稳、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工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文字整理 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