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校远 李嘉 通讯员 何金锋
近年来,东城区实验学校(中学部)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师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师生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荣获“许昌市文明校园(标兵)”称号,是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学校办学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学校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总结经验,弘扬先进精神,不断完善改进学校各项工作,全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新时代文明之花开满校园,让学校成为许昌文明城市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党建活动焕活力 红色引擎促发展
东城区实验学校(中学部)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石,将党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走管长远、出实效、利学生的育人之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该校党支部进行系统化教育、集中化培训,引领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初心使命,筑牢理想信念,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通过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
东城区实验学校(中学部)校长刘秀君介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该校中学部多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奔赴信阳新县,重走革命路,重温革命情;前往鄂豫皖苏区将帅馆,从党史、国史中汲取政治营养,升华思想境界;到达开封市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拜谒焦裕禄烈士墓,重温入党誓词,聆听与焦桐有关的故事,朗诵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深刻领悟焦裕禄精神。
以“党建”燃动立德树人“红色引擎”,努力开辟思政工作新局面。该校制定《东城区实验学校关于建立校长、副校长带头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机制》,把校领导带头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到实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本》课程,将思政课与道德法治课进行有机融合,探索思政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组织全体在校师生收看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拍摄的系列思政专题课,感党恩、跟党走。组织观看“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为主题的示范课例,让师生在风雨中淬炼担当意识。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完善体系增效能 教学科研扬优势
构建学习团队助力教师成长。东城区实验学校(中学部)做到了教科研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健全了“学校、教科室、教研组、教师”四级科研工作管理网络,制定了教师备课制度、听课制度、外出学习培训制度等一系列教科研相关制度,使教科研工作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并通过政策支持、专业引领、团队互助、个人研升等环节,紧紧围绕教师专业成长,多措并举,不断构建与完善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该校先后成立了六个名师工作室、一个名班主任工作室,通过专家教师的示范引领,以专家教师为“内核”逐渐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习研究和教师成长共同体。以2021年、2022年为例,该校教师参加省优质课大赛,获得一等奖的殊荣,参加省教研平台的展示课,为全省教师作示范。
依据“双减”完善作业评价体系。东城区实验学校(中学部)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制定并实施科学的考评机制,通过作业检查、作业评比等措施,客观、公正地反馈课堂学习情况,关注学生课堂效率,构建课堂新生态。经过实践探索,语文八年级教研组设计的许昌市特色作业入围“2021年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案例评选”;英语教研组寒假作业采用volg及“英语书”等多媒体手段带动听读训练,七年级组特色作业设计收入学校教科研杂志;地理学科特色作业设计“自制地球仪”收入学校教科研杂志;生物学科将手工制作、科学发现融入作业。精彩纷呈的作业设计,正成为新的教学质量生长点。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该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被评为“2021年许昌市市长教育质量奖先进学校”。
立德树人为根本 德育工作谱新篇
一直以来,东城区实验学校(中学部)在加强德育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在德育内容、德育形式上努力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德育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多姿多彩的特色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思路,开创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新局面,呈现出了亮点纷呈的喜人局面。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该校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把德育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作为系统工程,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该校假期组织班主任及年轻教师参加校内培训,由校领导或有经验的老班主任结合学校实际,讲解如何管理班级、怎样培养班干部、家校沟通的艺术、班主任应急能力提高、打造班风的艺术等班主任工作技巧;依托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定期开展班主任论坛,请年轻班主任谈班级管理中的困惑,请有经验的班主任分享交流班级管理案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班主任开展考察、调研活动,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班主任和德育工作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提升德育管理水平。
在德育管理团队建设方面,该校要求德育管理团队加强责任心,提高理论层次,深入了解学生心理,进行一线实践,掌握德育教育技巧,做好部署、督导、落实,与班主任相互配合,发挥团队工作的优势,使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和谐、融洽,取得了显著效果。
打造特色班会课。该校抓住班会课这个主阵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出现的问题,开发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班会课校本课程。经过探索,学校总结出以“学校,我的家”“风雨青春期”“责任与担当”为主题的七、八、九年级系列主题班会课,积累了丰富的班会课案例,为德育工作的长足发展蓄积力量。
多彩活动润心灵。该校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实践中发展。学校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分别包括:传承红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劳动美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缅怀烈士功绩、传承红色基因”清明节主题活动和烈士纪念日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勇于牺牲、奉献自我的崇高精神,引导学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书法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活动、经典诵读比赛、汉字听写大赛等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劳动美”假期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参与社会实践,树立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和节约意识,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结合“小记者研学行动”,开展丰富的研学活动。走近母亲河,“领略大河风光、感受黄河文化”,让学生现场目睹母亲河的风采,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来到神垕古镇,“感受钧瓷魅力,培育家国情怀”,让学生亲手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走进大自然,“用心播撒希望,奔向美好春天”,去感受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感悟生命的美好。学校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关爱弱势群体”“助力文明交通”“公益知识宣传”“家庭教育进社区”“文明有我行动”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传承雷锋精神,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意识、公民意识、服务意识和劳动素质,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定期分年级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相逢在花季”青春期健康讲座、“相信自我,浇灌梦想”自信教育主题讲座、“我们都是追梦人”理想教育主题讲座等,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困惑、完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夯实了立德树人根基。
校园安全入课堂 护航学子成才路
完善制度做保障。东城区实验学校(中学部)一贯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完善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职责,与全体教职工签订相关安全责任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与学生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安全工作作为对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灾减灾、防火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不留盲点,不出漏洞。完善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制订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时进行应急疏散的演练,为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疏散奠定基础。
安全活动强意识。该校以安全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省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宣传周、火灾警示月、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安全生产月、全民禁毒宣传月、国际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月、全国交通安全日、国家宪法日为重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通过组织参与学校安全教育平台、青骄第二课堂禁毒平台、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的各类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安全知识、了解安全形势、掌握安全技能,保障学生健康平安的成长。利用班会、学校活动、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禁毒、防非法集资、防自然灾害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
战“疫”防线共筑牢。该校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学校—班级—师生—家长”四级防控网络,对教职工和学生实行网格化管理,包干到人、层层把控。通过校讯通、微信群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全面增强教师、学生、家长的防控意识;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排查统计师生信息,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备、统计;每个班级配备卫生健康箱,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及时核查、补充疫情防控公共物资,体温计、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等,确保物资储备;设置相对独立的隔离室、观察室,制订并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活动场所防疫措施,制订食堂错峰就餐实施方案等。制订全校师生核酸抽检工作方案,每天安排教师志愿者协助医护人员进行信息采集,确保核酸检测安全、有序地完成。除有效完成各项防控措施外,该校教师积极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为抗疫助力,他们雨中撑伞的样子也为抗疫战线增添了一抹亮色。疫情防控不减压,该校用自己的行动筑牢这道安全防线,始终用使命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结语
让文明走进校园,融入学校教育,这对于创建文明校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校园不仅要环境美,还要精神美,文明校园创建,已成为许昌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东城区实验学校(中学部)将文明创建融入学校发展,让优秀成为习惯,让文明成为性格,让学校成为文明的发源地,让师生成为最美的文明人。该校将继续秉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用文明滋养校园,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传承与创新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