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创建新高地 培育新英才

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

坚守立德树人使命 培养德技双优人才

本报记者 罗校远 崔天祥 通讯员 常程 张留旺

学校占地1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

学校以党建文化引领校园文化

学习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进行实操

了解汽车空调系统组成构造及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护理、心肺复苏等技能

空乘专业形体礼仪姿态训练

幼儿保育专业学生上钢琴课 本版图片由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提供

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满园桃李写辉煌;眺前景,不忘初心,齐心协力续华章!在花都鄢陵,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鄢陵职教中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

鄢陵职教中心在26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内涵促发展、以特色树品牌,在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办学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结出了累累的教育硕果,谱写了动人的育人篇章。

该校曾荣获河南省重点职业中专、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基地、市“五个一”活动先进单位、市教育局中心教研组“园林组”“ 电子组”组长学校、市教育系统文明学校、许昌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许昌市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该校2016年11月被授予“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称号,2022年1月被授予“河南省园林单位”称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

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赋予了新使命,如今的“鄢陵职教中心人”主动扛起新责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党建引领

筑牢红色战斗堡垒

在鄢陵职教中心看来,教育能否走得稳、走得远,关键取决于学校党的组织建设是否扎实、是否稳固。该校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上,点燃了学校发展的红色引擎,以高水平党建引领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该校坚持党建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学校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党建育人体系。年初与各支部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形成了书记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头抓的党建工作格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革命教育、学习先进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在清明、端午、“五一”、国庆、中秋、元旦等节日强化作风建设,开展系列活动;健全“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集中制等党建制度并汇编成册;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上好每一节党课。

越是险情当前,越考验责任担当。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党员教师主动请缨,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2021年夏,鄢陵县持续受强降雨袭击,校领导身先士卒、不分昼夜,精心做好转移群众安置工作……该校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让党的旗帜在学校高高飘扬。

队伍建设

锻造一流教师队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师为本。学校要发展,教师是第一资源。打造一支德高技精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多年来,鄢陵职教中心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多措并举,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勇争一流的队伍。

首先,该校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一手抓软性的教育引导,定期组织开展师德培训会和政治学习专题会,一手抓硬性的师德考核,实行师德重大问题一票否决制,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爱岗敬业、爱生乐业、献身勤业”的良好氛围。其次,注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组织教师分别参加了国培、省培及市级职业教师培训学习;稳步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工程”,加快国家、省、市各级名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多次邀请职教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到校讲学;与《中国教师报》专家团队合作,在学校全面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健全“传、帮、带”帮扶和考评机制,培养一批“教练型”骨干教师,大力提升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目前,学校有在编教职工186人,专任教师132人,高级教师35人,一级教师64人,“双师型”教师49人,市级以上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8人。

产教融合

解锁“实训”育才模式

职业学校的“根”在地方,特色在产业。所以,要想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首先需要不断对接地方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近年来,鄢陵职教中心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提升传统专业”的思路,紧密对接鄢陵县做优做强生态经济、擦亮生态品牌的发展思路,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内涵。目前,学校开设有康养休闲旅游服务、学前教育、电梯工程、制冷工程、旅游服务与管理、园林园艺工程、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业机器人、数控等十余个专业。

专业确定后,想要切实落地,培养出大量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还需要加强课程建设,制订恰当的人才培育方案。学校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以职业需求为依据,以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制订了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校)合作也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学校结合各专业特点和企业岗位需求,积极开展“双元制”教学探索,先后与开封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河南中医药大学、厦门华洋海事有限公司、深圳天发智能科技人才发展有限公司、许昌正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武汉大华广通科技有限公司、许昌瑞美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校企成功实行了校校联合、校企合作,力争到2025年,校企合作单位达到15家,校外实训基地达到5个。

目前,学校初步构建了“校企合作,岗位主导型”的“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深层次工学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职教源头活水来,产教融合显成效。学生在实训中学得了面向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学生在与岗位无缝对接的技能课程中掌握了核心专业技能,距一名合格的“技术小匠”向“大国工匠”的梦想更进一步。

立德树人

培育奉献社会“匠心”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0年1月18日,时年19岁的王策文(曾就读于鄢陵职教中心)经过岗前培训,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街道办事处凤凰社区一家电子工厂勤工俭学。2020年1月23日,一觉醒来,刚刚工作四五天的王策文被告知“工厂停工,武汉封城”。

2020年3月12日,他穿上红马甲、戴上小红帽,开启了武汉疫情期间的志愿服务生活。早上,他为出行的社区居民测量体温。上午,他和其他志愿者搬运物资。到了中午,王策文要和其他志愿者一道挨家挨户为居民送食品。下午,他在社区巡逻,提醒外出人员戴口罩、做好防护。晚上,他再次为社区居民分发食品。

“表现优秀!”凤凰社区负责志愿者事宜的工作人员徐丽娟这样评价王策文。王策文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正是学校开展尚上行知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效缩影。

鄢陵职教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在扎实做好德育常规管理的同时,继续开展好“校园文化艺术节”“十八岁成人礼”等德育教育活动。深化文明礼仪教育,将“校礼仪队”“校志愿者服务队”打造成全市知名社团,营造团结向上、阳光乐学、和谐幸福的校园环境,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逐步使之内化成师生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自觉行动。

就这样,鄢陵职教中心走出了一个个像王策文一样的学子,历经千锤百炼,吸收精之华,善之实,他们拥有崇尚美好、追求上进、完善自我、贡献社会的“匠心”,已逐渐成长为无数个顶天立地的人。

多元发展

助力青春扬帆启航

职业教育是学历段教育,是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育好学生,如何为学生谋好出路,显得尤为重要。鄢陵职教中心注重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毕业后,学生无论是就业、升学还是创业,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

学校的发展思路是走升学和就业两条平行发展之路。对部分优等生着力加强文化课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通过对口高招或单招,使之顺利进入高等职业院校深造,到2025年,确保高考成绩进入许昌市中职学校一级梯队。其余学生围绕就业加以培养,通过大力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着力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培养,实现毕业生100%高就业。

优秀的学生人人欢迎。学校向合肥、苏州、东莞等国内大型企业和县域周边工业园输送了大量电工、焊工、园林绿化、制冷、电梯、数控、机电、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技术人才。就职业发展而言,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都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此外,对于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学校也积极加强社会实践能力、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升。

夯实底蕴

构建师生精神家园

走进鄢陵职教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随着步子的移动,越往里,可看到楼宇俊秀挺拔,绿地花红叶翠,操场宽阔敞亮。通过游览校园,可以发现文化气息氤氲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润物细无声,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棵草都有故事。鄢陵职教中心的脚步是稳健的,无愧于这个波澜壮阔、砥砺奋进的新时代,它与四时相接的灿烂花朵共同成长,欣欣向荣。

鄢陵职教中心立足办学特色,在提升办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内涵建设,组建了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支持、搭建平台。目前,学校有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学习类等四大类共计十多个学生社团。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并借助迎新晚会、节日庆典、汇报演出等文体活动让校园“活”起来、“动”起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校园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同时,学校创新思政课教育模式,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实现了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利用现有各种设备,优化环境资源,如教室、寝室、食堂、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文体活动场地、校园广播、各种校报等,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环境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师生有优越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是莘莘学子学习、成人、成才的摇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新的起点上,“鄢陵职教中心人”将以更加坚实的步伐,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气魄,全力做大做好做优做强鄢陵职业教育,为鄢陵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鄢陵职业教育,未来之路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