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河北岸,禹王山下,矗立着一所享誉中原的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春风拂柳,书声琅琅,9000余名师生在这所教风严谨、学风醇厚的优美校园,涌动着青春的活力,张开了追梦的翅膀。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在康丙欣校长的带领下,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作为”的号召,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同等重要”的国家战略定位,凝心聚力“三教”改革。学校通过实施“五位一体”乐学赋能智慧教学模式,打造了一支德技精湛的教师队伍,建设了一批内容形式精良的教材,形成了一套精准施教的有效教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教师改革:
以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核心
职业教育肩负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命题。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以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核心,努力打造一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团队。
积极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学校制定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制度,不断激励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推动专业课教师每年不少于一个月定期到企业实践,以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载体,积极深化教师改革。目前,学校已经组建了校级、市级和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21年5月,由20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河南省级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被河南省教育厅推荐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努力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积极实施国家和我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专业教学部建立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020年,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了一半。学校建立了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尤其重视近四年入职的青年“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稳步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学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与学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进一步加大了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力度。学校突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培训,增加了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公共基础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学校不断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充分体现了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在旅游专业教学创新团队中,聘请了全国旅游服务行业企业知名的桂千红、黄鹏岳作为企业导师指导专业技能实习实训教学工作。
教材改革:
以制定选用教材标准为基础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产业变革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科学文化基础、综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统筹做好教材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制定学校教材选用标准。学校切实做好教材的建设规划,严把教学标准关口,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了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发并出版了《禹州旅游攻略》《智慧酒店运营》;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开发并出版了《陶瓷烧成技艺》;计算机专业开发并出版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新媒体应用》;机电专业开发并出版了《数控车削技术与技能应用》《数控铣削技术与技能应用》《数控车削加工技术》《数控铣削加工技术》《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基本功》《数控铣削加工技术基本功》等。
开发教材信息化资源。基于学校教材标准,每3年修订1次教材。学校遴选认定了《餐饮服务与管理》《礼貌礼节》《中国饮食文化》等1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校本教材,加强文字教材、实物教材、电子网络教材的建设和出版发行工作,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学校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联合许昌工商管理学校主持开发了康养休闲旅游服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并于2020年12月,通过了河南省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立项。
及时动态更新教材内容。学校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中餐烹饪、新能源汽车、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的进展,及时将相关专业新工艺、新规范充实进入教材内容,初步实现了书证融通,推进了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2020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教法改革:
推行“五位一体”智慧教学模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关键环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学校注重创新教学方法,采用了“五位一体”乐学赋能智慧教学模式。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结合专业教学实际,建设班级和小组学习文化。小组合作探究专业关键词和问题,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搜集整理资料,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设计制作丰富有趣的微课学习资源,重点培养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使学生爱上网络自主学习。
学校构建了“五位一体”乐学赋能智慧教学学习育人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精准的“学、说、做、评、玩、笑”六个维度的学习指标体系和游戏闯关式的过程性积分体系,强化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及时展示学习成果,深度体验工作现场,学会系统化团队工作。
学校改革完善了教学评价方法。针对每个学生三年的学习成长设置30个需要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列出80-100项需要学会的岗位化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及时反馈和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让每个学生时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及学习成果,激发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学校与超星集团合作建设了智慧教学平台和资源库,全面推行了“五位一体”乐学赋能智慧教学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河南省首创了跨区域现场教学形式,赢得了参与学生、合作企业和主管部门的好评。
近3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技能、素质能力、文明风采、优秀传统文化等省级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185项,培养了一批省市级教学名师和技术能手。学校承办了2021年许昌市职教活动周启动仪式、许昌市职业技能竞赛。尤其是学校李玲老师作为河南省教学名师受到了省委书记的接见,副校长郝留记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展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由于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吸引了200多所省内外职业院校前来参观学习。2019-2021年度连续被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评为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先进单位”和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先进单位”,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颍水奔腾,禹山苍茫。秉承历史的夏禹春秋,穿越世纪的百年风雨,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27载职教不忘初心绘古都春色,9000名师生牢记使命谱盛世华章。拥抱变革、面向未来,乘着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发展进程的热潮,禹州市中等专业学校这所“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明天一定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