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东城区

以项目为抓手 实现人居环境整治与居民增收“双赢”

本报讯(樊军培 郎振华)今年以来,东城区在开展全域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行动中,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因地制宜谋划产业项目,在促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带动群众稳步增收。

推进“果树进村”,让乡村绿起来。以“果树进村”专项行动为契机,东城区按照“街道林荫化、庭院花果化、隙地全绿化”要求, 坚持“公司化管理、村(社区)集体补贴、群众自愿”的原则,以廊道、游园、庭院和四旁绿化为重点,大力种植优质果树,着力打造一批果树种植特色村(社区)。每个村(社区)聘用一至两名护林员,加强巡查管护,确保果树种下去、管起来、能成活。目前,全区共栽植果树2.6万棵,具备条件的18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果树进村”任务。

建设污水管网,让河渠清起来。为彻底改变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被动局面,东城区党工委、管委会因地制宜、超前谋划,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82亿元的农村污水管网工程。该项目主要涉及永昌、祖师两个街道办事处20个村(社区),包括建设污水提升泵站5个、污水处理站9个。目前,该区已累计完成投资5400万元,完成5个村(社区)排污管网建设,建成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处理站各3个。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将有效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的问题。

谋划产业项目,让群众富起来。东城区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坚持统筹规划、共同推进。结合各村(社区)实际,该区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宁门村椴木香菇种植、庞楼村黑皮鸡枞菌种植、黄屯社区生态养殖等为主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同时,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留住美好乡愁记忆,积极培育壮大邱庄村传统手工毛笔制作和石磨豆腐等特色产业,让群众不出村(社区)就能获得稳定收益,实现人居环境整治与居民增收“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