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暨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加压奋进,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自今日起,本报推出《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一把手访谈》专栏,请我市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谈一谈如何精准发力、主动作为,为许昌稳经济作出应有贡献。
本报记者 许廷合 孙江锋
6月夏日,万物葳蕤,正是千帆竞渡、逆风奔跑需要跑出加速度的好时节。
“经过艰苦鏖战,长葛市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当前进入6月份,正是推动全年工作落实的关键期、攻坚期。形势逼人、时间催人。”6月5日上午,在新天地药业生产车间,利用周末到企业调研的长葛市委书记张忠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葛上下将全面落实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拿出“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精气神,扛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一天当作两天干,确保实现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
张忠民介绍,今年以来,长葛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干字当头、奋勇争先”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开门红”的良好开局。今年一季度,长葛生产总值完成211.2亿元,增长5%,总量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二、增速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2.8亿元,增长4.5%。1至5月份,100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1%;净增市场主体3745家,入规工业企业20家,两项指标均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一;县域治理能力水平和农产品数字化入选全国百强县,民营经济发展、经开区招商引资等工作受到全省表彰。
“面对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长葛承压前行,经济保持总体平稳,充分彰显了韧性和活力。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二季度经济运行困难挑战较大,冲刺‘双过半’任务艰巨、难度不小。”张忠民表示,“前几天,我跟随许昌党政考察团到新乡考察学习后,可以说备受震撼、深受启发。长葛、长垣同是‘两长’,但发展差距越来越大。长垣以数字化、信息化赋能社会治理,实现了疫情精准防控,长葛这次则遭受疫情冲击的切肤之痛。同时,长垣建起了起重装备全产业链条,而长葛再生金属加工行业原料全国收购,装备制造龙头企业38%的配套企业在外地,疫情期间供应链受到了较大影响。”
奋力实现“双过半”,既要肯定成绩,增强信心,又要看到差距,主动作为。如何答好“期中卷”?张忠民表示,长葛将以“四个紧盯”促“四强”,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长葛担当。
紧盯项目强投资。该市将狠抓11个在库项目开工、26个招商项目落地、92个在建项目进度、41个项目投产达效,滚动实施“三个一批”,着力培育增长点,同时建立项目建设任务、责任、问题“三清单”,实行一项目一领导一专班全流程服务,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
紧盯工业强支撑。长葛将积极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筛选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至2000万元的小微企业,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同时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开发区改革,抓好黄河5G智慧工厂、金汇年产120万吨1780毫米再生不锈钢带深加工等2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力争上半年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完成400亿元、再生金属加工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完成460亿元、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0亿元。
紧盯消费强弱项。该市将全面摸排3个钢材市场、2个电商物流园、红星美凯龙、汽车后市场、农机配件市场,确保已达标未入规的企业应统尽统,并加大服务业企业培育力度,激活城乡消费市场,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出台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意见,积极处置问题楼盘,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紧盯调度强落实。长葛将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研判调度,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运行调度指挥部和工作组,紧贴产业、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保障,扁平化运作,嵌入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实体化推进“1+2+8”工作机制运行;积极发挥好“万人助企联镇帮村”机制作用,落实惠企政策,尽快推动企业满负荷复工复产。
随着疫情防控态势不断向好,长葛按下了生产生活“快进键”。在新天地药业生产车间,工人忙碌的身影和机器的轰鸣声构成一幅稳生产的和谐画卷。作为阿莫西林药品关键原料的主要生产企业,该公司产品销量全球第二。“疫情之下,企业遭遇了物流运输、人员返岗的难题,正是有了长葛各级政府积极协调,我们才得以实现企业生产不断档,大部分订单能够按时交付。目前,公司生产线已实现满负荷运行,预计上半年销售收入将能够实现两位数增长。”新天地药业总经理张芦苇说。
人到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张忠民表示:“我们将以落实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为契机,精准统筹、全力以赴,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耽误的时间补回来,从严从紧、从细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双过半’、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为现代化许昌建设贡献长葛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