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科技助力 “麦”向丰收

本报记者 武芳 文/图

在充满希望的试验田,科研人员和工人正进行去除杂株工作,以保证种子纯度

“三夏”时节,麦浪阵阵,麦穗飘香,许昌大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在许昌市农科院试验田内,收割机来回穿梭,金色的麦穗被卷入机械中,粒大饱满的麦粒尽收囊中。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关系着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对于农业现代化更是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之一,多年来我市在小麦育种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

“昌麦20”等4个高产、稳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去年通过了国家和省审定,富硒特用小麦新品种市场价每公斤4元多,培育出了既高产又优质强筋的小麦新品种……只有好种子才能产出好粮食,我市小麦产量多年来持续提升,离不开好种子的支撑。

“我们的试验田有200多亩,尽管去年强降雨影响了播种时间,但由于种子质量好、管理得当,选育的小麦品种许麦1706最高亩产859.2公斤!”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李珂说,今年市农科院试验田种植的已经通过国家、省审定的小麦品种70多个,平均亩产700公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口粮作物。作为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市农科院紧紧围绕小麦生产需求确定育种目标,选育新品种,守护着小麦种业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市农科院选育有小麦高产稳产品种,如昌麦23、24,许麦1889,亩产700公斤以上;选育有小麦优质高产品种,如许麦2198、1901,具备亩产达到900公斤的潜力;选育有小麦高产抗病品种,如昌麦25、26、27、28、29,许麦2133、2016,对病害表现中抗;同时,也在开展功能小麦研发,比如蓝粒富硒小麦、专用小麦等。

蔺海明是建安区蒋李集镇郑蔺村的村民,当问到他今年收成如何时,他乐开了花。

“这两年我种的都是市农科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许麦1706,去年产量有高有低时,别人家种的小麦每亩能收900多斤、1000多斤,我种的小麦每亩能收1400多斤。今年收成都好时,别人家的产量在每亩1200到1300斤,我的产量还是每亩1400多斤。”蔺海明说,这个品种少生病、秆不高、产量稳定、抗倒伏能力强,比别人还少打了两遍药,今年我种了8亩地,多收入2000多元呢,明年我还种这个品种。

其实,受到秋涝等因素影响,我市去年麦播开局非常困难,如今创造灾后再获丰收的奇迹,小麦良种是成为支持我市小麦单产刷新纪录的“密码”。

“小麦良种是夏粮丰收的关键要素之一。没有良种,再好的设备与技术都很难提升小麦的质量与产量。我们通过对每个品种长势、特性、抗病能力、产量等进行对比,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好品种。”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田香伟说。

如今,小小一颗种子,正在成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焦点。为从源头上确保小麦生产苗优、苗壮,高产、高效,市农科院加强与省农科院对接,与省农科院小麦所、园艺所、信经所、推广处、芝麻中心等业务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入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品种试验、河南省小麦品种试验、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持续完善科研设施建设,重点打造河南省粮食作物绿色高产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市级实验室建设,提升现代育种科研条件。

因为担负着小麦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等工作,所以对于市农科院的工作人员来说,麦收之后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选种。

记者在市农科院看到,1000多个小袋装的小麦整齐堆放着,每个袋子里面都有一个小标签,上面写着不同的编号。

“小麦育种需‘十年磨剑,久久为功’,这些种子我们都需要进一步筛选,再从中选择出来适合的。”小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张存利说,一个新品种从育种到生产、开始应用往往要经历10多年的“大浪淘沙”。从组合配制、世代选择到品系鉴定、比较试验,再到参加各级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往往从上万个单株、数千个品系中才能选育出一个新品种。

据了解,每年市农业科学院都要从二三百个新品系当中,选出来4到5个综合性状好、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参加河南省的新品种比较试验。自市农科院成立以来,先后有10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审定。

“今年我们的试验田中,还有几个亩产超过800公斤、900公斤的小麦新品种。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研发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小麦新品种,让它尽早尽快通过审定,推向市场,造福全市人民。”市农科院副院长段国占说。

播下的种子,是丰收的希望。期待越来越多的好种子播撒大地、破土而出,让我市农民收获好收成,也让我们的饭碗端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