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辉)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增就业、促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连日来,面对疫情冲击,我市财政等部门积极作为,为企业送上减税退税、政府采购、社保费缓缴、资金支持等政策“大礼包”,全力以赴稳住市场主体,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大规模减税退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及时向各县(市、区)下发退税目标,统筹中央直达的退税资金和本级财政收入形成的资金,将更多行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留抵税额政策范围,顶格执行“六税两费”减免政策,让市场主体真正享受到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截至5月底,全市市县级财政增值税留抵退税达3.5亿元,1—5月办理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六税两费”减半征收1.58亿元。
阶段性缓缴社保费。将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以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餐饮、零售等5个特困行业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延长;同时,将上述5个特困行业缓缴社保费政策扩围至受疫情严重冲击、行业内大面积出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17个其他特困行业。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缓缴所属期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养老保险费缓缴实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其间,企业可申请不同期限的缓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起草拟定《许昌市财政局关于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有关事项通知》,决定自2022年7月1日起,给予参与我市货物、服务项目政府采购的中小微企业10%—20%的价格扣除优惠,用扣除后的价格参加评审,增加中小微企业的中标机会,中标后仍按中小微企业实际报价签订合同。同时,将预留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份额由30%以上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非预留项目给予中小微企业评审优惠,增加中小微企业合同规模。
为中小微企业调贷提供资金支持。为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调贷难问题,我市组建了万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有效发挥“一扣解、全盘活”的资金调剂作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今年以来,累计为全市33家企业办理了38笔调贷业务,调贷金额共计12.3亿元。
一揽子惠企政策落地,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大动能。下一步,我市将聚焦“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找准着力点精准发力,对标对表、不折不扣推进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助推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