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晗旭 通讯员 尚冰冰)“断卡”行动开展以来,人行许昌市中心支行始终将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工作作为金融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组织辖区银行机构全力配合、共同构建严密的电信网络诈骗“支付安全”防火墙。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截至5月底,全市涉诈企业银行账户数量连续15个月保持“零增长”;涉诈个人银行卡数量较去年10月峰值下降了46.23%。
成立工作专班,加大严格监管力度。人行许昌市中心支行抽调支付结算、反洗钱、货币信贷、外汇管理、征信管理等部门精兵强将,建立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网络赌博“资金链”治理工作专班,出台《人民银行许昌市中心支行关于加强涉赌涉诈“资金链”治理工作方案》,从企业和个人银行账户开立、账户分级分类管理、存量账户排查、严肃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部署;通过对银行网点开展常态化明查暗访,确保银行机构严格做到“优服务”与“防风险”并重,既通过推行简易开户服务保障个人和企业的合理开户与结算需求,又严格按照分级分类限额管理防范客户开卡后潜在的涉诈风险。今年以来,人行许昌市中心支行共实地暗访许昌辖区25家银行机构的153家营业网点,发现问题均已督促整改完毕。
压实主体责任,扎实推进行业治理。人行许昌市中心支行坚持动态追踪,及时拦截可疑交易;日常组织银行机构对涉诈银行账户、一人短期频繁新开户,以及利用反洗钱系统、大数据监测模型等风控系统抓取的异常交易账户进行追踪倒查,通过电话回访、调阅开户资料、交易流水等相关资料对可疑特征进行分析研判,发现可疑特征立即限制账户非柜面交易;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支付安全意识。人行许昌市中心支行组织辖区银行机构充分利用营业网点直达社区、群众的便利条件,通过电子屏、海报展板、宣传页等,面向广大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学生和流动就业群体等重点人群开展宣传,讲解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和防范技巧;联合公安机关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开展线下集中宣传活动5次,提高群众依法合规用卡意识,协助公安机关大力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和“许昌金钟罩”防骗小程序,累计新增注册人数达12,000人次。
密切银警联动,全力配合反诈工作深入推进。结合我市实际,人行许昌市中心支行建立紧急联系人机制,为公安机关侦办涉诈案件提供及时性、全天候支持;要求所辖银行机构各个网点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现可疑开卡、涉诈账户人员等可疑情形及时报告当地反诈中心,并协助公安机关锁定、抓捕可疑犯罪分子;及时做好拦截和劝阻工作,守护群众“钱袋子”。人行许昌市中心支行要求银行办理柜面业务时,及时察觉、甄别可疑开卡行为,拒绝为疑似买卖银行卡人员办理开卡业务,严把“账户准入关”;柜面人员发现客户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进行转账操作应及时劝阻,严把“资金安全关”,充分发挥网点“反诈前沿阵地”作用。今年以来,银行柜面拦截可疑开户近450起,劝阻被骗群众124名,避免群众资金损失9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