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谷皓)查阅资料、开展测评、“上门问诊”……今年以来,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积极探索派驻监督新模式,研究制定驻点监督工作办法,集中时间、人员“嵌入”驻点监督单位,通过“看、谈、访、查”等监督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监督,进一步提升派驻监督质效,推动派驻监督高质量发展。
紧盯政治监督“出发点”,实打实“看”。根据驻点监督单位的工作职责,查阅其发文记录、领导班子会议记录、民主生活会记录等资料,开展民主测评和知识测试,掌握驻点监督单位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及重点工作推进,党内制度落实等情况,分析评估驻点监督单位的总体情况。
紧盯权力运行“关键点”,多层次“谈”。组织驻点办公见面会,听取工作介绍,结合日常监督掌握的信息,与驻点监督单位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重点岗位人员等开展交心式、互动式、拉家常式谈心谈话,把疑点谈清、把问题谈透,在深度沟通了解的同时征询意见、建议,从基层找问题、在上级找原因,掌握关键人员的思想状况。
紧盯内部管理“薄弱点”,接地气“访”。深入点位分布“小散远”的基层单位一线,对症点穴开展“上门问诊”“开方抓药”,采取座谈了解、明察暗访等方式,对驻点监督单位工作人员在岗、履行工作职责、遵守工作纪律、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现场督查,对发现的投诉问题严查快处。
紧盯问题易发“风险点”,动真格“查”。采取“翻旧账”的方式,对驻点监督单位财务账目、报销凭据、内部审批等资金运行事项进行全流程“体检”,重点关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对企业驻点监督时,重点检查招投标相关程序、手续的合法合规性;对发现的先施工后招标问题线索,全程指导国有企业纪委查办案件,确保事实清楚、程序严谨、定性准确。
紧盯日常监督“结合点”,想对策“新”。创新制定主体责任监督清单,为监督单位划定党风廉政“规定动作”,细化任务目标和工作标准,对照清单点对点察看是否履行到位,以清单化管理模式督促主体责任落实。开展周例会学业务活动,邀请驻点监督单位业务骨干讲授“专业课”,全面学习驻点监督单位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流程,精准把握权力运行环节和“风险点”,充分运用日常学习成果,精准监督、精准发现、精准惩治,提升驻点监督工作的针对性,掌握工作主动权。
下一步,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将坚持以强化监督为核心、以发现问题为重点,常态化、靶向式开展驻点监督,将监督“探头”真正深入阵地前沿、监督一线,让监督更有深度,打造“常驻不走的巡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