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交通惠企政策落地 助力经济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我市共遴选出交通行业白名单企业632家

本报记者 张辉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状态下,我市交通部门主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助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8月26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管理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共遴选出交通行业白名单企业632家,为2190辆营运车辆办理了年审“延期办”手续。

为进一步提高惠企政策知晓率,助力运输企业纾困解难,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分别制作道路客运、货运、维修、驾培行业常态化疫情防控明白卡,在运输场站广泛张贴,实现全覆盖。我市交通运输部门还积极梳理惠企政策,编制交通运输行业惠企政策口袋书,印发《交通运输行业优惠政策目录清单》,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包保干部深入企业宣传惠企政策,指导帮助全市运输企业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做到“应享尽享”。截至目前,我市共遴选出交通行业白名单企业632家,其中申报省级4家、市级234家、县级394家。我市道路营运车辆已经通过省运政网全部上传并录入省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均可享受省内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20%的优惠政策;积极落实营运车辆年审“延期办”政策,累计办理2190辆超期不处罚车辆。

我市交通运输部门还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目前已争取到省交通运输厅安排的复工复产交通专项补助资金500万元,占全省专项补助资金的8.33%。3964.8万元油价补贴资金已拨付我市,待财政资金到位后将按规定发放。这笔资金将惠及全市3269辆农村客车、出租汽车。

此外,我市交通运输部门还积极对接人民银行许昌市中心支行,联合印发《转发关于设立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加大货运行业专项再贷款政策宣传力度。截至目前,我市交通部门统计货运物流金融专项再贷款意向企业169家,累计申请再贷款总额达3.035亿元。人民银行许昌市中心支行正在对企业资质进行初审。

“我们将高效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畅,推动我市交通运输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空地协同”作业 有力缓解旱情

本报讯 (记者 武芳 通讯员 常书瑜 陈光) 在前期农业旱情严峻形势下,市气象局紧抓8月25日至月底前我市多降雨天气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全市地面人工增雨作业,积极申请省气象局增雨飞机协同作业,实施“空地协同”立体化人工增雨作业。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作业共同作用下,8月25日至28日白天,我市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截至8月28日11时,全市乡镇累积降雨量10至25毫米站点16个、25至50毫米站点87个、50毫米以上站点6个,最大降水量为襄城县范湖乡,达60.0毫米,农业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根据本次降水天气形势,全市同时启动12个人工增雨作业站点,40余名指挥和作业人员发扬持续作战精神,连续几个昼夜坚守在阵地。8月25日中午至28日11时,全市共启动作业站点12个,人影指挥和作业人员40余人持续作战,累计申请增雨作业空域近60站次,成功实施增雨作业29站次。省气象局协调的新舟60增雨飞机飞赴许昌上空,同时开展高空增雨作业。地面、高空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增大降雨量。

据悉,自今年6月份以来,我市出现持续40多天的35℃以上高温晴热天气,各县(市、区)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均值少五成左右。尤其是进入8月份以来,全市高温天气持续,无有效降水,各县(市、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八成左右。连续出现的高温闷热天气,对我市农业生产、能源供应等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市农田大面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灾害,对秋粮产生严重影响。气象部门专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5个专项工作组分赴各县(市、区)大田进行现场调查,动态掌握干旱情况。

“下一步,市气象局将抓住8月底前有利天气时机,继续实施人工增雨抗旱作业;以抗旱保秋工作为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加大与农业农村等部门应急联动力度,全力做好墒情监测、大田调查、作物长势分析等农业气象保障服务,助力秋粮丰产丰收。”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