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魏东雅 通讯员 杨雨晴 段许乐 文/图)8月26日,记者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获悉,截至8月25日,许昌保税物流中心2022年度累计实现进出口1598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96亿元),其中进口15127万美元、出口856万美元。该中心集中优势资源培育许昌市假发产业链条,1—7月完成假发及相关原材料累计进出口15981万美元,占比99%以上。在7月底全国保税物流中心(B型)考核排名中,许昌保税物流中心排名升至第23位,稳居河南省第二名,业务能力处于全国保税物流中心第一梯队,进出口业务增速全省第一。
据悉,示范区聚焦全市跨境贸易发展需求,以许昌保税物流中心建设运营为载体,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通过成立工作专班、精准服务企业、拓展业务种类等方式,持续优化营商服务环境,推动了全区乃至全市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大力拓展业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3月29日,我市第一批人发制发辫通过该中心顺利转关出口,跨境电商“1210”出口转关业务试单完成,标志跨境电商“1210”备货出口转关业务正式开通,许昌保税物流中心迈入一般贸易和跨境电商“双条腿走路”快速发展周期。目前,示范区已就“1210”备货模式出口完成了“整进整出、整进多出、连续报关”等多类型业务试单测试,对接落地了美国UPS物流账号;与河南省单一窗口系统供应商对接完成了查验管理、仓储库管两个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和数据联通,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受理;同时,完成了跨境电商样板仓提升建设方案,预计9月完成仓区升级改造,具备大批量进出口业务仓储条件;到2022年年底,完善“1210”进口试点打造,实现“1210”进出口业务全面贯通。
完善配套服务,解决企业后顾之忧。示范区深度考察学习先行地区经验,科学配置团队,紧盯装卸服务、货物溯源、企业管理、现场管理等重点环节,不断优化完善工作流程;深入对接银行金融机构,优化工商、税务、财务、金融等“一公里服务圈”,扫清企业发展障碍,着力实现“便企惠企”;积极搭建许昌到郑州、青岛、广州、上海、北京等口岸城市的国内物流“快速通道”,并积极对接UPS优质账号,探索DHL中转方案,缓解国际物流通道制约;同时,通过对接先进物流企业、整合许昌本土物流资源,进一步优化了境内外物流配套服务能力,为外贸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许昌保税物流中心第一批产业链条小集群,在许昌保税物流中心落地企业176家。按照落地类型划分,关区内供应链及商贸企业24家,招商引进保税大厦各类外综服企业23家,在保税物流中心开展进出口业务企业129家;其中,本土发制品企业2022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量前五位分别为河南东恒发业有限公司(15030万元)、河南众印联欣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5474万元)、许昌卓瑞丝工贸有限公司(4082万元)、许昌龙生源发制品有限公司(3711万元)、许昌金利源发制品有限公司(3423万元)。
“下一步,示范区将以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为主线,以更好满足企业需求为着力点,精准施策、精细管理、精准服务,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为全市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