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黄河集团的创新故事便是最精彩的注脚。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人造金刚石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在精密制造和国防工业方面经常被“卡脖子”。在这种背景下,1960年10月,我国设立了代号为“121”的攻关课题组,向郑州三磨所等机构下达了研究人造金刚石的进军令。这项当时被定为“绝密”的科研项目,成功地将中国带进了世界先进超硬材料的研发赛道。
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于超硬材料研发与生产经营的企业,黄河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超硬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知名企业,连续9年进入国内民营企业500强,是全国超硬材料行业第一家上市民营企业,其主营产品涵盖超硬材料及制品、超硬复合材料及制品等,是目前国内规模领先、品种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超硬材料供应商。
近年来,黄河集团承担国家级项目1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0项、河南省科技成果26项;被授权专利340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该公司作为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参与了10多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相继完成了一系列科研项目的开发,自主研发的26项关键核心技术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多项市场空白,解决了多个行业“卡脖子”问题:
——自主开发的国内最大吨位的UDS型六面顶高压合成装备及工艺技术,突破了设备的大型化和智能化技术瓶颈,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冲击国外高端市场;
——宝石级无色大单晶金刚石合成技术,解决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精密加工等技术难题,为国家“深地”钻探战略以及提升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等提供解决方案,填补了国内人造大尺寸金刚石单晶在超高压领域和钻石行业应用的空白;
——超硬材料表面金属化金刚石单晶采用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突破了在金刚石表面形成镀制膜层附着力强的技术瓶颈,解决了金刚石工具制作过程中金刚石微粉活性不足、把持力差导致金刚石线锯寿命短的重大技术难题,为国防军工、芯片加工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
每项创新,都凝聚着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从高校到企业,我经历并见证了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许昌学院教师武玺旺在2020年5月出任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副总经理,开创了我市高校教师兼任上市公司技术总监、副总经理的先河。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行业龙头在技术、设备、人员、资金上的优势,开展金刚石生产技术研究,做好金刚石制品应用范围拓展与品质提升,布局金刚石碳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黄河力量。”武玺旺说。